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二 )


知乎最初采取的是用户邀请制,最早的一批用户是以李开复、徐小平、雷军、马化腾为首的IT、创投圈精英人士。在知乎上线刚40天里,他们就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而且都是亲自下场回答问题。比如小马哥就在2012年贡献了至今为止唯一一条回答,问题是"微信iPhone版应该怎么删除和他人的聊天记录",评论里平日没少骂腾讯的人都是一片其乐融融的献媚围观马总。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奠定了知乎初期高质量答题社区的氛围。在成立的最初两年,知乎都严格地执行着审核制和邀请制,筛选用户,特别看重专业性,要么他在实践中证明过自己,要么对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这种做法成功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群,奠定了知乎早期素质高、格调高的好口碑。当时,能成功注册进入知乎社区的都是站在互联网鄙视链顶端的人,大家都想进去,知乎的邮箱里塞满了索要邀请码的邮件。后来,邀请码还出现在淘宝上,120元一个,而且一售而空。那个时候的知乎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九八五。大家都在认真的提问回答,没有抖机灵,也没有编故事,而且一不小心你的问题还可能获得大佬亲自翻牌回答,整个社区都闪耀着知识的光芒。
2013年,在经历了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知乎积累了40万用户,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用户增长停滞的现象。为此周源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问团队,到底是做一个服务少数人的产品,还是做一个服务大部分人的产品,得到的回答是后者。改变势在必行。第一步,就是向公众开放注册。很快,知乎的用户迎来爆发性增长,短短半年时间,用户迅速由40万飙升至400万,四年后,突破6500万。大量的用户涌入知乎,带来的自然是曾经高端文化社区属性被打破,平台上的内容和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抖机灵和段子式的回答越来越多。这让很多希望在知乎看到深度专业回答的用户开始心生不满,知乎药丸,没内味了的言论越来越多。此时的知乎,完美的印证了B站董事长陈睿说的那句话,"小而美与发展壮大无法共存。"这也是知乎们共同的处境,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一定会将产品从小众带向大众,这是任何互联网产品成长都无法避免的阵痛。
不过虽然用户的激增消减了知乎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但也给知乎注入了新的风格。答题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接地气,「XXX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如何评价XXX」的句式兴起,问题的目的不再是常规意义上的寻求解法、追问原理,而是让用户分享自己的经历,引起更多用户的共鸣、参与、讨论。从早期的各专业领域内的资深人士掌握话语权到大部分用户既是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总体来说,很好的保持了知乎在专业性和娱乐性上的平衡,形成了良性的讨论氛围和持续增长的优质内容数量。那几年的知乎,也很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从14年到17年,总共拿到3轮投资。值得一提的是,17年的1亿美元D轮融资,是知乎成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投资,这笔融资之后,知乎迈入到国内知识平台独角兽的行列。
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文章插图
资本不相信情怀,只考虑面包。所以拿到了更多的投资之后,知乎的商业化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如今在知乎内部,普遍把2017年称为知乎的商业化元年。但实际上早在2017年之前,知乎在如何赚钱这个问题上就已经有了诸多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知识付费。如2016年4月,"知乎"上线,随后,知乎live、电子书、圆桌等一系列相关产品陆续上线,都代表着知乎在这一领域的尝试。除此之外,知乎还开始尝试在信息流中加入广告,无论关注页还是推荐页,滑2至3屏就会出现一个广告,甚至评论区也有广告,品类方面除了理财、游戏等,还有减肥、植发。更讽刺的是,作为2015年百度魏则西事件的主战场,在这些广告里竟然还出现过莆田系广告,这让知乎慢慢付出了口碑下滑的代价。另外,知乎在本身的商业化问题之外,与平台大v们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最开始,大v们在知乎回答问题,收获一水的高赞和感谢,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当然很开心。但久而久之,更多的人涌入知乎之后,编故事、抖机灵式的回答多了起来,自己辛辛苦苦写的内容还没别人随口编一个段子得到的赞多,算法分发之下,专业答主在知乎里连精神激励都很难获得了。再加上一直围绕内容提供者的变现问题,大v们和知乎的心渐渐疏远了。
闹得最狠的就是2017年,以恶魔的奶爸为首的300名知乎大V们,集体出走到悟空问答,有偿为其贡献内容。此事算是知乎创建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之后还引发了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和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隔空骂战。奶爸更是被张亮点名道姓"太好了,让他赶紧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会写作的?"对知乎大v来说,想要得到收益无可厚非,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只用爱发电。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是知乎自身的拧巴:想要商业化,但又碍于平台「高端精英」的社区调性放不开手脚,最终落到一个异常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