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大家好,我是人在B站,刚下知乎的品牌哥。B站和知乎,最近两年我们经常会看大家把它们放在一起作比较,有时还会加一个豆瓣。诚然,作为三个互联网圈子里最特殊的存在,它们身上确实有很多相似性。比如早期,用户属性都非常明显,都是自身小圈子里的人圈地自萌,都是小而美的社区模式。但随着后期的发展,如今三者在慢慢走出不同的道路,B站开始破圈,拥抱ACG之外更多的人群。知乎或许可以用一个近年来很火的词来说叫做下沉,从高端精英转向普罗大众。唯一没什么改变,还在慢吞吞的可能就是豆瓣了。豆瓣我们之前有聊过,感兴趣朋友的可以翻一下之前的节目,B站我们也说过。唯独还剩一个知乎。近几年,关于「知乎变了」「你乎药丸」的话题在网上的讨论就没有停过,大家开始叫它「编乎」,调侃「来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知乎变了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又不得不承认,知乎依然是目前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知识问答社区,拥有最优质的创作者和内容。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说一说知乎,看看这些年知乎的进化史。
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文章插图
关于知乎最近的一次新闻,似乎还是去年8月份,拿到快手和百度的联合投资4.34亿美元。然后你可能发现,现在刷知乎,多了很多视频推荐。今年五一期间,知乎发布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面向全网招募科普人文、电竞游戏、科技数码、生活娱乐等领域的视频创作者。表示2020年将重点扶持优质或潜力视频创作者,打造业内有影响力的视频IP。但就目前来看,知乎做视频好像并不讨喜。根据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疫情期间,知乎月活跃人数仅有1959万人,同比下降1.15%。而B站活跃人数过亿,同比大增10.56%。进入3月份后,虽然B站的活跃用户数也大幅下降,但B站的出圈速度却是在加快的,反观知乎情况就不那么乐观。再加上今日头条等诸多流量平台都在试图介入知识领域,这对周源和他的知乎来说,以后的路可能还是漫漫且修远。
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文章插图
1980年,周源出生在贵阳,此时他未来的对标原型Quora的创始人查理·切沃还尚未出生。尽管出生在非一线城市,周源却在90年代初就接触到父亲工作用的386笔记本电脑,那时,计算机对于周源来说只觉得是新奇的玩具,他不知道这将是他以后的事业。周源大学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之后,又去了南京,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当时,周源发现身边大部分的学生都在攒钱买电脑,但就像我们今天买了kindle都用来盖泡面一样,大家买了电脑后也都是用来打"星际争霸"和看视频。于是周源找到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计算机服务部,给大家提供关于电脑硬件知识讲座和组装电脑的服务。之后,他还在计算机系的系刊上撰写文章,教大家怎么选购计算机软驱、硬盘等,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普及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服务部从大一做到大四,周源在其中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但他并没有喊累,因为觉得能天天折腾电脑就挺好玩,编程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情。
毕业之后,周源前往上海一家加拿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工作。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大量崛起之时,周源觉得做开发软件离客户比较远,对外部世界真正的变化知之甚少,跟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常常觉得苦闷。苦闷的他在2005年春节回老家时,偶然在路边的报刊亭翻到一本《IT经理世界》,里面有篇报道让他印象很深,讲述了很多改变未来商业世界的技术变量,还提供了改变的逻辑,文章中提到改变的一部分是由程序员完成的。这像是一个火苗点燃了他的内心,周源第一次发现原来做编程是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而自己作为程序员,那么长时间却一事无成。于是他决定辞掉软件开发的工作,去《IT经理世界》当一名采访人员。那一年,中国网民人数首次突破1亿,百度也刚上市,在美国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神话。周源认为采访人员可以接触到最新的互联网动态,是站在浪潮之巅看潮流翻滚的人。最终他如愿以偿。只是在做了两年采访人员后,周源发现这仍不是他想要的工作,因为虽然接触到各路大神,看到了浪潮翻涌,但改变世界的是他们,不是他,他想做那个翻涌浪潮的人。所以周源再次辞职了。
称为|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完善的问答社区,知乎为何会被侃称为「编乎」
文章插图
2007年,乔布斯带着改变世界的苹果横空出世。在中国,也吸引了一群死忠"果粉",他们组建了一个叫Apple4us.com的极客俱乐部。就是在这里,周源认识了后来一起创立知乎的黄继新和张亮。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苹果接下来会发布什么新产品,会有哪些新设计。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的经验和见识之后,周源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尝试做一些东西。在搜索引擎还很红火的2009年,一些企业会利用搜索引擎来为自己带来流量和订单,这使得关键词搜索成为热门需求。看到了这个变化后,周源带领团队做出了Meta搜索,一款帮助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的管理软件。但事实是,当时的市场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根本不需要靠数据分析来驱动决策,所以很快,Mate搜索的现金流就跟不上了,只能关门大吉。项目失败后,周源觉得自己需要静静,就去了文艺青年净化心灵的圣地西藏。也许西藏无垠的星空真的给了周源重新开始的力量,从西藏回来后,他找到张亮约了一顿饭,说想做一款类似Quora的知识性问答社区。彼时的张亮因为一次对李开复的采访而受到青睐,已经是创新工场的一名投资经理。决定和周源一起做知乎后,张亮当晚便安排了与天使投资人见面,两人花半天时间准备了三页纸:第一页写商业计划书,每个月要干些什么;第二页是这个月的计划和预算;第三页是需要多少钱,给多少股份。当晚,他们就带着这份简陋的商业计划书去见了天使投资人,20分钟后合作敲定。第二天,150万的天使投资就到账了。周源再也不用像第一次创业一样被钱困住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