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厚植沃土引“客”来

经过近一个月的磋商,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与上海运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正式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建设智慧物流平台项目,依托运钢成熟的物流服务平台技术以及平台管理经验,拓展我国西部地区大宗物流供应链服务,完善区域性现代生产服务产业,预计未来3年将建成百亿元的大型网络货运平台。
稀土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银中美说:“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为上海运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优质的环境,强力推动各项合作事宜早日落地见效。”
据悉,自10月份以来,稀土高新区争分夺秒、快马加鞭,全面落实重点产业“链长制”和产业集群“群长制”,集中力量打造稀土和有色金属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围绕101家规上工业企业,从上下左右4个维度梳理出的367家企业,逐一拜访,帮助企业寻找合作对象,逐步提升新进项目与产业布局的契合度。与此同时,与美世智库合作,计划年内与20家国内500强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商洽,聚焦重点,精准招商。目前已新增签约项目20余个,新增协议投资额约52亿元,新增项目无论从科技含量还是产业带动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连日来,包头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涌动,稀土高新区闻令而动、尽锐出战,迅速出台制定《四季度外出招商引资项目清单》《领导干部“一对一”包联12个进度缓慢项目清单》等目标计划,成立了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29个相关部门组成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谋划招商引资工作新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招商新格局。
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金钥匙”,实施拿地即开工改革,将服务做在审批前,从项目决定入区开始,便提前指派专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项目推进日志》,按计划和时间节点推进,实现项目审批时限最短20天,审批效率由去年的60%提升到90%,目前已推动天和磁材等8家企业分别实现拿地20至40天即具备开工条件。启动“容缺预审 企业承诺”机制,在厘清“容缺预审”可允许事项基础上,对项目多个审批流程进行合并办理。
目前,稀土高新区紧盯“全区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深入推进只进“一扇门”“一窗式”改革,将14个部门156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到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一次办好”或“只跑一次”占比98%以上;建立审批服务帮办代办制度,设置22个点、78人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有效实施《稀土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实现“四十五证合一”,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最好、审批和服务速度最快的营商环境,做到“高新事、高兴办”。
为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早日落地见效,稀土高新区组织制定《稀土高新区双招双引攻坚工作方案》,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分赴北京、上海、河北、深圳、苏州等地考察对接,并与来自区外20余批次投资考察团代表进行会谈,全力为大企业、好项目驻区发展铺路搭桥。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加快推进稀土、铝铜、装备制造3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破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红利,开展银企对接,以“助保贷”“租赁贷”“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为企业争取资金;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积极为工业企业申请进场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平台。
沃土|厚植沃土引“客”来】深化企地校地融合,加强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稀土研究院的合作,确保年内30个项目转化落地,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努力取得引领性创新成果。发挥产业基金带动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优势特色项目的股权投资,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效衔接。开展“亩均效益”改革,盘活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实现“腾笼换鸟”,推动规模总量和质量效益双提升。(采访人员 刘向平 实习生 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