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凯思|凯思黎微商被曝虚假品牌背景 核心经营思想被质疑“拉人头裂变”
文/中国质量万里行 东方夏 本刊采访人员/雷玄
近日,有消费者李小姐(化名)向采访人员爆料,称凯思黎(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思黎微商”)虚构品牌背景、产品涉嫌虚假宣传,五级代理制度变相拉人头涉嫌传销。
企查查显示,凯思黎微商成立于2018年11月21日,注册资本于2020年6月3日由800万变更为2000万,实缴资本0元,公司由法定代表人、实控人宋振东100%控股。
虚构法国品牌背景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在李小姐提供的材料和凯思黎官网等处,均看到“法国KAYSLEY(凯思黎,简称KS),创立于巴黎的植物科技护肤品牌”这样的品牌介绍,而在凯思黎产品的包装上也均有“PARIS”字样。
李小姐告诉采访人员:“凯思黎从品牌宣传到产品生产销售,无不告诉消费者该品牌具有法国血统,甚至暗示产品技术或产品由法国进口。我代理该品牌也是相信KAYSLEY是法国品牌,但后来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经查询发现,在3类日化用品商标中,“凯思黎”中文商标、“KAYSLEY”英文商标及图形商标均由法国凯思黎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申请。但目前只有“KAYSLEY”英文商标注册成功。
文章插图
李小姐解释道,“如果法国凯思黎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是法国的公司,那么称凯思黎品牌与法国有所渊源也勉强说的过去。但实际上,法国凯思黎国际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并非注册于法国的公司,而是注册于香港的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是的,就是一家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也并无任何关系。”
而且,采访人员在药监局官网查询凯思黎产品备案时发现,凯思黎的化妆品均是由凯思黎微商委托科玛化妆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是地地道道的国内代加工产品。
有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因为在香港注册公司起名字可以比较高大上,所以很多企业喜欢在香港注册名字带有“法国”、“英国”、“集团”等字样的名称,然后再通过在大陆投资公司或授权商标等方式,再编造一些“品牌故事”,就把自己包装成了具有国外背景的公司或品牌,这也是很多企业惯用的伎俩。虽然禁不起推敲,但着实忽悠了很多不明就理的消费者。
产品虚假宣传
李小姐还告诉采访人员,在由凯思黎微商注册的名为“KAYSLEY凯思黎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上,很多文章在宣传产品时涉嫌虚假宣传。
文章插图
比如,凯思黎时光乳液(凯思黎时光多效焕颜精华乳)宣传“强势抗衰、美白紧致,促进皮肤组织再生、胶原蛋白合成”;
凯思黎全能面膜(凯思黎多效肌透精华面膜)宣传“美白淡斑”等功效;
凯思黎时光水(凯思黎时光多效赋活精华水)宣传“将有效成分提高100倍、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内容。
采访人员查询发现,以上三款产品均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编号分别为:京G妆网备字2019005182、京G妆网备字2019005186、京G妆网备字2019005183。而“美白紧致”、“美白淡斑”均属于美白类、祛斑类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功效,禁止用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因此,前两款产品涉嫌超范围宣传和虚假宣传。凯思黎时光水称“将有效成分提高100倍”属于虚假夸大宣传,因为该宣传并无权威数据支撑。
五级代理涉嫌传销
文章插图
根据消费者提供凯思黎内部文件《凯思黎经销商介绍》资料显示,凯思黎微商有五个代理级别,分别是:
荣誉合伙人,战略合伙人必须有3个直属战略合作人,团队内共计8位战略合作人拥有200平米运营中心或凯思黎KAYSLEY专柜(二选一);
【 法国凯思|凯思黎微商被曝虚假品牌背景 核心经营思想被质疑“拉人头裂变”】战略合伙人,必须有3个直属官方总代 团队内累计共8位官方总代;
官方总代,门槛58000元 保证金5000元;
一级经销商,门槛15000元 保证金2000元;
特约经销商,门槛4000元 保证金500元。
文章插图
此外,凯思黎微的奖励制度资料显示,特约经销商和一级经销商平推经销商可赚取10%的平级推奖励,官方总代平推经销商可赚取8%的平级推奖励并享受4%的间接推荐奖励。官方总代根据团队月度业绩的不同,可享受2%-12.5的分红奖励,最高可奖励125万元。
- 搞事|法国人又搞事了!将命令谷歌、脸书、亚马逊等科技公司支付数字税
- 法国: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为光刻机技术专门办芯片大学
- 法国人:美国逗笑我了!光刻机离不开中国技术还逼他们自研芯片
- 超过|法国IT服务企业Sopra Steria估计受损超过4,000万欧元
- 齐鲁在线|法国Ecovadis审核颜色等级-十年经验csr冯如何通过Ecovadis
- 欧元|谷歌被法国反垄断机构罚款1.5亿欧元,理由是不当对待广告客户
- 美国|什么仇什么怨?法国带头向美国征收数字税 给拜登带来难题
- 沃尔玛|美国超市沃尔玛,法国超市家乐福,中国超市是什么?
- 法国|法国将于12月起征收数字服务税 亚马逊、脸书等在列
- 苹果|外媒:法国对苹果、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