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路 滴滴造车往哪开?( 二 )


同样,滴滴键的出现也是数据导向。据程维透露,10月份每天有超过5000万用户使用互联网出行服务,换算下来一年就是上百亿次。每一次服务中司机和乘客的反馈滴滴都会给与重视,“从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开始,去打造这样一个全新的物种”。
从需求落地到产品创新,技术是必不可缺的能力。物理按键与在线交易打通,背后就是滴滴的车联网技术在支撑。并且,除了物理交互,D1还提供了语音交互。借助AI语音助手,司机可以语音控制车辆,实现开关车门、空调开关等。控制接单系统,甚至可以直接与智能客服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从接单到完单,司机全流程的服务都实现了智能化,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同步得到提升。
造车|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路 滴滴造车往哪开?
文章插图
再说乘客这端,在D1的智能化的加持下也完成了体验升级。比如,夜里或者雨雪天叫车,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司机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到他的车牌。D1则能通过彩虹接驾灯与乘客确认眼神,订单彩虹颜色与迎驾车辆匹配,即使看不清车牌也能快速锁定目标。
接下来,还有更多越级体验在等着乘客。根据过往数据,柳青表示每年要处理上万起因开车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所以D1上标配右侧电动侧滑门,这在15万以内网约车型尚是首例。且在侧滑门开启时,迎宾灯会自动点亮,仪式感瞬间拉满。
促成司机和乘客两端的体验升级的同时,反过来,智能化更加及时、全面的数据反馈还将作用于产品本身的改进。
“原来的汽车销售完以后,用户用得怎么样,你很难拿到那么多实时的反馈,但是D1每天在路上,每个乘客的体验,每个司机的反馈,都会第一时间到我们的研发部门”,程维希望数据导向下D1能够做到快速迭代,“每18个月就能提更新用户的体验和数据迭代新的版本”。
据悉,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已经有超过2000万台汽车与滴滴互联,行业的智能化在快速地发展。D1的投入使用,为滴滴了解用户需求增添了更多触点。由此可以预期,随着后续D1的更新迭代,大家的出行体验还会继续升级。
从购买向共享过渡贴近用户实际需求,并做了那么多越级体验,按照常规剧情发展,滴滴将公布D1的上市时间以及首发优惠价,然后引来用户一轮抢购。
然而,滴滴不按常理出牌,D1只约不卖。
“D1是第一台不是按照整车付费,而是按照公里付费的汽车。过去我们习惯了买一辆车多少钱,但是如果要问我D1多少钱,对不起,它没有价格。”
1888年奔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供出售的汽车,汽车产业已经发展100多年。在这100多年时间里,大众被灌输的理念一直都是“买一辆车,拥有一辆车”。根据行业数据,在买车这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较尚存在极为广阔的增长空间。目前,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0.8辆,日本人均0.6辆,而中国仅为0.2辆。
造车|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路 滴滴造车往哪开?】而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推进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下,很难复制美国等发达国家过去一百多年走过的路,理论的增长空间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市停车资源普查报告显示,全市城镇地区车位总数为382万个,与实际停车需求之间存在129万缺口。摇号、限行等政策的约束,北京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虽然受限,但停车难、交通堵的问题至今仍未有效缓解。
假设人均保有量增长到发达国家水平,停车位数量却跟不上,显然拥堵问题会更加严重。而若停车位同步翻上几倍,那中国或将停车场式国家。无论哪种情形,公众的出行体验都是继续下降的。
造车|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路 滴滴造车往哪开?
文章插图
所以,程维提出:“未来的20年,购买交通工具会逐步的过渡到享受出行服务。”
这本质上是需求本位的回归,车是工具而非目标,当大家随时可以享受到安全、稳定、实惠的快速到达服务时,拥有一辆车就不再是必须。“就像我们已经习惯的电网服务,一度电多少钱,你不需要买一个发电机。电网作为电的运营商,整合上游发电运输运店的整个产业链,为大家提供稳定的服务就好。“
在D1出现之前,共享汽车等先行者的尝试已经初具汽车运营商雏形。但滴滴的入局,凭借自身对共享的理解以及行业资源的强势整合,或将推动汽车运营商取得实质性进展。
造车|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上路 滴滴造车往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