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视野」FPGA“易帜”之后

IT业素有“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干瞪眼”之说 , 放在半导体业亦不逞多让 。
随着AMD收购Xilinx一锤定音 , 加上几年前英特尔将FPGA老二Altera收入囊中 , FPGA状元、榜眼相继被豪强纳入麾下 , 此际FPGA探花——lattice会“心有戚戚”吗?Lattice的运命又将走向何方?
「芯视野」FPGA“易帜”之后文章插图
一个时代的落幕
作为FPGA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 赛灵思30多年的杀伐征战终在这一刻划上了休止符 。
回望1984年 , Ross Freeman与同事共同创立了赛灵思 , 并推出了全球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FPGA , 一个全新的行业就此诞生 。
凭借着可编程、可定制以及并行计算等优势 , FPGA在半导体业产品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并在诸多应用中全面开花 。
而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 , 赛灵思不断自我革新 , 从最早的胶合逻辑器件、到SoC FPGA再到集成上百亿个晶体管的自适应加速平台 , 无论是在架构、开发工具还是工艺上均一骑绝尘 , 不仅主导了FPGA业的发展 , 亦成为FPGA业的执牛耳者 。
其营收从1988年的1400万美元跨越到2019财年突破30亿美元大关即可见一斑 。
然而 , 再万丈雄心也敌不过世易时移 。
一方面 , FPGA虽然是通往5G通信、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诸多千亿美元级别市场的钥匙 , 但FPGA市场本身规模并不大 , 2019年全球FPGA市场规模在70亿美元左右 。 另一方面 , 在万物互联的AIoT时代 , 异构计算已大行其道 。 正如J.Gold Associate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Jack E. Gold在接受集微网视频采访时所言 , FPGA单单扮演加速器是不可能成为市场领头羊的 , 长久之计是与xPU加速融合 , AMD收购可为赛灵思提供更多筹码 , 赋予他们自身无法完成的能力 。 显然 , FPGA已难以“主角”身份持续从容斡旋 。
放眼2010年之前的FPGA市场 , 全球FPGA市场基本被美国“两大两小”四家公司垄断 , 赛灵思和Altera双雄争霸 , Lattice、Actel各成其美 。 而在随后的几年中 , 一连串的并购让这段尘缘灰飞烟灭:2010年 , Microsemi以4.3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市场排名第四的Actel;2015年 , 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排名第二的Altera , 同年Silicon Image被Lattice所收购 。 而赛灵思在独自支撑5年之后 , 也终再次成为FPGA历史的翻页 。
【「芯视野」FPGA“易帜”之后】而赛灵思今日FPGA江湖老大的地位 , 也是曾经无数梦想分羹FGPA的一众大佬不得不拱手相让之后锁定的胜局 。 要知道 , 英特尔、IBM、摩托罗拉、飞利浦、东芝、三星等鼎鼎有名的60多家公司曾试图涉足该领域 , 但除却英特尔曲线救国、以167亿美元收购Altera成功翻盘之外 , 其余公司纷纷折戟沉沙 。
但如今 , 就算是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荣光无限的赛灵思也要“退居二线”了 。
不得不感慨 , 一个时代真的落幕了 。
Lattice的运命
老大老二相继被巨头收拢 , 从独立FPGA市场来看 , 探花Lattice将“被动”荣登榜首 。 但对于此时此刻的lattice来说 , 或恐来不及欢欣 , 五味杂陈或更契合当下的复杂情绪 。
毕竟 , 在赛灵思和Altera的锋芒之下 , Lattice只能另辟蹊径 , 以低端FPGA来开疆拓土 , 并在低密度 FPGA市场拿稳一亩三分地 。
各行其道 , 其营收表现自不可同日而语 。 2016年Lattice的营收为2.8亿美元 , 只有赛灵思的1/8 。 到了2019年 , 其营收虽越过4亿多美元大关 , 但相比赛灵思30亿美元的差距已然更加拉大 。
而两大FGPA豪门相继被“收编”之后的余波 , 也将渐次荡漾开来 。 集微咨询高级分析师陈跃楠认为 , 赛灵思被收购之后 , AMD将进行技术、业务和市场的整合 , 面向一些新兴市场如数据中心的战略布局将会加强 , 研发力度会更大 , 在发挥综合性实力之后 , 或比FPGA单打独斗更具优势 。 而对于Lattice来说 , 可能影响到其在新兴领域的布局和竞争力 。 而在原有各自打下的“江山”领域 , 整体的市场份额不会有太大变化 , 双方仍是各自成全 。
但目前让同样有着30多年历史的Lattice忧心的是 , 近来年不断加剧的内忧外患在不断侵袭 。 据称Lattice人才流失严重 , 研发团队走向空心化 , 最近几年来没有推出过任何一款 FPGA 新品 , 之前花费六亿多美元收购的 Silicon Image发展亦难如预期 。 此外 , 中美科技纠纷频起 , 先是中兴事件爆发 , 后美针对华为的禁令一浪高过一浪 , 而华为和中兴却是Lattice 在国内最大的合作客户 , 贡献其四成多的营收 。 更大的冲击是伴随着国产替代潮的兴起 , 国内高云、安路、京微齐力、紫光同创和智多晶等厂商均奋发图强 , 已在向28nm工艺制程迈进 , 从而与在低端市场立足的Lattice火力全开 , Lattice 面临的境况可谓“四面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