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心疼…为保暖我把孩子"烫"住院了!44℃就能烫起泡,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导语
11月17日~20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着今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大降温。
没人再嚷嚷春捂秋冻,大家纷纷把家里的避寒神器用上,尤其是全家重点保护对象——孩子。可是,你给宝宝的保暖操作,真的对吗?
3岁的乐乐(化名)因为烫伤住院了。
医生掀开乐乐的内衣,发现他嫩嫩的小肚子上,皮肤红红的,还有不少小水泡,看着就疼。
乐乐妈妈说,因为孩子睡觉喜欢踢被,她担心肚子受凉生病,所以降温天就给他隔着睡衣贴了个暖宝宝再睡。可是没成想一觉醒来,乐乐“哇”地一声就哭了,指着肚子说“疼,疼”,伸手就要去挠暖宝宝。
文章插图
乐乐被妈妈紧急送到儿童医院就诊。医生给出的诊断是长时间的热源接触导致乐乐低温烫伤。虽然烫伤面积不大,甚至看起来也不如高温烫伤严重,但是由于烫伤创面较深,完全恢复也要2~3个月。
而且由于创面在衣物覆盖处,一旦护理不当,便会发炎溃烂造成伤情反复,所以建议先住院治疗,等稳定了再回家自行护理。
文章插图
乐乐妈妈对此后悔不迭。哪成想用来取暖的“暖宝宝”,结果变成了“烫”宝宝?
你以为暖宝宝只是暖身体?错!它能烫熟鸡蛋!
【 温度|心疼…为保暖我把孩子"烫"住院了!44℃就能烫起泡,快看看你家有没有?】暖宝宝最高温度能达到68度,平均温度一般在53左右,通常能保温10小时以上。
曾有一个暖宝宝“煮”蛋实验:消防队员用三个品牌的暖宝宝,分别包住生鸡蛋,然后用一条毛巾围住,以模拟人体穿衣状态下使用暖宝宝的效果。
文章插图
2小时后,消防队员用测温枪对3个鸡蛋进行测温,显示最高温度为61.9度。
敲开鸡蛋的蛋壳,一个5分熟的溏心蛋就“出炉”了——蛋白部分已经凝固熟透,蛋黄则处于半流质状态。
文章插图
所以,千万别把低温不当回事。
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我们人体就会产生不适感,接触时间越长,对皮肤伤害越大。
文章插图
在实际操作中,温度达到44℃且持续6小时,就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刺激小危害大,孩子们被慢慢“煨熟”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都卫国医生表示:
冬季低温烫伤的孩子明显增多,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控制好温度和时长。
市面上常见的几类取暖设备(热水袋、电热毯、暖风机等),虽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
文章插图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低温烫伤刺激低,易适应,所以人体很难及时察觉,从而会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严重烫伤。
尤其是孩子,晚上睡得沉,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白天又因为玩的投入,或表达能力差,而忽略了身体不适。等到他们感觉出来再喊疼的时候,可能已经烫伤了!
当孩子低温烫伤时,如何处理?
低温烫伤也是烫伤,要遵循烫伤的处理原则。
1 不要乱用土法
如涂抹牙膏、酱油、香油、面粉什么的。这样的操作容易造成创面污染,导致皮肤炎症。
文章插图
2 及时冷敷很重要
有水泡、脱皮、渗出等破溃损害,请及时送医。
无水泡、脱皮、渗出等破溃损害,可用清水冲洗或湿敷。
3 冷敷的方法
材料:4~6层无菌纱布、0.9%常温生理盐水
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痛感可减轻
注意:冷敷温度应在15℃-20℃。不要直接用冰块,容易冻伤孩子。
破损皮肤不建议时间过长,会将皮肤泡软(浸渍),加重损伤。
孩子老喊热!我咋知道他是不是真热?
都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可孩子好像永远不知道冷,我怎么判断他是冷还是热呢?小手冰凉就是冷吗?
NO!
判断孩子是冷是热不应该从手脚感觉,而应该是上背心部,也就是大椎穴的位置。
大椎是体现一身阳气温度最直接的地方,所以把手指伸进孩子后领位置探一下,就可以很直接知道他是冷还是热啦!
感觉温暖舒适,说明宝宝衣服够了;
- 温度|为什么分娩时感觉产房非常冷,冷到身体一直哆嗦,有四种原因
- 孩子|孩子吃完奶奶炸的薯条进医院!原因竟是…
- 孩子的免疫力越来越差了吗?因为粑粑麻麻的这几个习惯……|育儿宝典 | 免疫力
- 孩子|被家长打骂后, 孩子哭着很快睡着了, 背后的原因却很让人心疼
- 上学|“一天只睡5小时,月休1天,这是上学吗”孩子高三,父母太心疼
- 粉碎|WiFi辐射、猫狗传染、葬礼伤胎……孕期4大谣言被“粉碎”,谨记
- 三年级|低年级进不了前十名,就停掉所有课外班!别到三年级才后悔……
- 结局|爸爸在家睡觉,3岁小萌娃独自去“散步”……结局让人感到安心!
- 孩子|长大后和妈妈疏远的孩子,小时候大多有这2种经历,让人心疼
- 越来越|体育成绩越来越重要,急坏了家长,专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