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孩子,也需要正确的方式
文章插图
爱孩子,也需要正确的方式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唯一的孩子成了家中的宠儿,父母想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会被父母惯坏,最后成为众人眼中的“熊孩子”。
爱孩子,也要有原则,讲方法,去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一、爱孩子要有底线
父母对孩子毫无底线的爱,只会养出“熊孩子”。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去重视反而对孩子进行维护,最后受到伤害的只会是孩子自己。
【 让孩子|爱孩子,也需要正确的方式】乐乐是家中的独生子,爷爷奶奶对小孙子一直很疼爱,对于孩子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孩子犯错, 也总是说孩子还小,长大后就懂事了。于是孩子只要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抢过来,每次爸爸妈妈教育乐乐不能这样做,也被爷爷奶奶维护着。
后来乐乐上小学, 有一次,妈妈上班的时候, 接到乐乐班主任的电话,老师说是孩子打伤了同学。乐乐妈妈赶紧去了学校,才得知因为乐乐看上了同学的新玩具,就想要玩一下,但是同学不给,于是就直接拿手中的课本砸了过去, 结果误伤了旁边的同学。妈妈很吃惊,也很后悔,没想到乐乐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下定决心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整改。
面对孩子的过失,父母没有及时帮助他们改正,才会导致孩子如今的样子。父母一开始就要有原则的爱孩子,对孩子犯下的错误有些可以包容,有些错误必须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教训。
在爱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注重规矩,让孩子在规矩中成长,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二、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要想在人生道路上更好的成长,作为父母就要鼓励他大胆地去做,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总觉得孩子小就不让他做,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小鱼的妈妈是一个很会“偷懒”的妈妈。小鱼五岁的时候,对做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妈妈便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在一旁指导。小鱼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过程,每次小鱼给妈妈端上做好的美食,小鱼妈妈总是笑着鼓励小鱼,得到妈妈的肯定,小鱼的进步越来越大了。
如今小鱼八岁了,上小学的他回到家仍然喜欢给家人做饭,他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原因而阻止小鱼,反而更加享受陪小鱼做饭的过程,以及小鱼做的美食,小鱼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不仅做饭好吃,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父母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的个人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给孩子留下自己动手的空间,让孩子不断地实践摸索,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好一件事情时,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成就感,更有勇气和信心去做下一件事情。孩子在不断地尝试中获得成功,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建立起来,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要让孩子知道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挫折,甚是坎坷挫折比平坦喜乐更多。每一步的成功都是经受住挫折考验而成就的。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同样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我们总是对他过分宠爱,可能长大后,他们会承担不起生活中的挫折,逐渐失去信心。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并不总是让人舒服。很多时候 ,孩子在家中面对父母的呵护,不管什么困难,父母都会帮忙解决,但如果走向社会,有些困难是需要孩子自己面对的。一旦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挫折教育,将来孩子可能会遭受很大的打击。
我有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不到一年时间,换了好几份工作,最短的工作甚至是当天就辞职。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宠爱长大 。面对领导的指责,单位同事的冷淡,让他觉得工作很是难受,于是当天就提出辞职。他习惯了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一旦在外面遭受挫折,就开始退缩和逃避。
对孩子来说, 挫折和失败是很好的学习机会。父母要学会加以利用 ,对孩子进行启发引导。当孩子独自面对生活时,不可能没有磨难,孩子想要成长,就要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 要自己面对磨难和挑战。父母要适当让孩子自己去摔跤,去成长,让孩子在挫折中激发内在的力量 。
父母从小让孩子知道这个事实,要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不能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马上替孩子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会在将来的生活中,独立面对挫折困难也能处之泰然。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
- 方法|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别只会鼓励,试试这5个方法让他快速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