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原来马云的背后,站着的是任正非与曹德旺( 四 )


在同盟的支持下,借着美国反垄断的政策,华为抓住思科产品的“私有协议”这一漏洞,开始全面反击。在第二次开庭中,3COM合资公司的CEO克拉夫亲自站上法庭,以自己的名誉为华为的产品做担保,形势开始逆转。
很快,法庭驳回了思科要求封杀华为的提议,而在媒体朋友的支持下,美国民众逐渐消除了对华为的偏见。华为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就当任正非在海外开疆拓土时,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也高歌猛进。1991年,45岁的曹德旺拿下了福建省仅有的一个发行股票公司名额,随即宣布向美国进军。福耀玻璃与华为的节奏非常一致,靠着优质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步步推进。为了更快地拓展美国业务,1995年,曹德旺举家迁往美国。
不过,美国的肥肉动不得,曹德旺也遇到了麻烦。2001年2月,美国PPG公司联合另外两家玻璃公司,联合向美国商务部起诉中国玻璃倾销,曹德旺站到了风口浪尖。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大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去应诉,福耀玻璃在国内供不应求,利润又高,将重心放回国内经营才是万全之策。不过,曹德旺深思熟虑之后,朗声拍板:不但要应诉,还要组织最强的团队来保证胜诉。
他告诉高管们:如果我们不去应诉,就等于承认倾销,无疑就相当于放弃了国际市场。我们可以作出放弃的决定,但丢掉的不是"国际市场"四个字,更丢掉了中国企业的尊严。
不过,官司说起来容易打起来难,在交锋中,曹德旺发现反倾销官司根本不是经济和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美国法庭根本就不会听你这家中国企业的说法,就胡乱宣判。按照惯例,美国法院会先判定倾销,开出高额罚单,然后再拖几年,一般企业要么完蛋要么也就溜了,无数国外企业就是这样在美国折戟的。
不过,曹德旺有自己的办法,他先是找银行开信用证明来抵交罚金,保住现金流。接着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了反倾销研究所,组织学者们研究国际贸易上的法律和案例,并邀请国外专家参与,扩大声势。
但就在曹德旺稳中有进的时候,与美国PPG的反倾销案还没完,加拿大PPG玻璃公司又向加拿大海关税务总署和国际贸易法庭提交申请,要求对福耀玻璃进行反倾销调查。四面危局。
2001年8月,国际贸易法庭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听证会。曹德旺的律师团队在审查PPG的海关资料时,发现加拿大PPG公司在枫叶国卖的汽车玻璃竟然是由美国生产,然后运到加拿大的。
曹德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漏洞,在辩论时公开质问加拿大法庭:加拿大是主权国家还是美国的一个州?如果加拿大是主权国家,那美国PPG跟中国福耀都是外国人,没有权告我们玻璃倾销。
很快,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终审裁定福耀玻璃倾销不成立。不久,曹德旺在美国也拿下了倾销案的胜利。58岁的曹德旺赢了,福耀玻璃也在大洋彼岸扎下了根。
争锋并没有停休。2018年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制裁中兴。为了能够继续正常运营,抗议无效的中兴最终和美方达成协议:美国向中兴派驻监督企业运营的人员;改组董事会,加入美国指派的官员;
罚款10亿美元;中兴放弃研发转而直接购买美国产品。在5G赛道上,美国一套流氓拳,把中兴打落云端。在踩掉中兴之后,美国乘胜追击,将同样的招数用在了华为身上,全面围追堵截。不过,华为既未让步,也没有退出,靠着寸劲,步步周旋。半年之后,加拿大逮捕孟晚舟。
背后的用意不言自明:有人按捺不住躁动了。当前后受敌的时候,任正非依然在坚持: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2019年5月份,美国政府亲自下场,以安全这一莫须有的罪名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公开打击。
从联络各国抵制,到高端芯片的封锁,华为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好在,早在2004年,华为就开始了布局,成立海思科技,委派工作狂人何庭波以每年超过年收入10%的研发费,进行芯片的自主设计。这条路,也许现在仍未看到出路,但华为在走,任正非在坚持。中国需要这样的破冰者。
2016年12月,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莫瑞恩建厂的消息刷屏网络。70岁的曹德旺第一时间接受采访辟谣: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曹德旺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不仅放弃了早年取得的美国绿卡,更告诉几位子女,如果不取消美国国籍,就不能继承他的遗产。
他一再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福耀,我移民了,中国就没有汽车玻璃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曹德旺个人捐款已经超过了11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