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二 )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徐雪和先生张彦龙在展示他们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宝宝准备的衣服和帽子。生活在甘肃兰州的他们,这次“双十一”买的最多的就是母婴用品。奶瓶、小帽子、口水巾、小袜子、洗澡盆、纸尿裤、月子服、产褥垫、哺乳内衣等等应有尽有,足足花了近6000元人民币。他们希望趁着价格实惠,多储备一些母婴必需品,更好地为家里即将降临的小生命做足准备。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艳敏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图为广西南宁的黄译锐与自家的宠物猫合影。“双十一”期间,她给自家萌宠购置了猫粮和猫砂,还为自己买了零食和护肤品,花费近2000元人民币。她觉得自己今年的消费更加理性了,会根据刚需来选择要购买的产品。相比于疫情暴发初期囤了不少速冻食品、饼干面包一类干粮等,现在她在网购时,则会注意时不时囤些口罩。 中新社采访人员 俞靖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新晋“奶爸”,生活在江西南昌的铁路列车长王鹏这次“双十一”买的最多的便是婴儿车、尿不湿、衣服、纸巾、湿巾,暖奶器等婴儿用品。对他来讲,“双十一”这个名词就意味着购物和消费,而他也抱着“能省则省”的心态参与其中。他感觉今年“双十一”网上卖的东西比以往更多了。 中新社采访人员 刘力鑫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冉愉快和辜艳梅是一对夫妻,他们在重庆共同经营着一家火锅店。今年他们买了一台打印机,一个拍vlog的小相机,还有干果,口罩等一些日用品。而他们买的最多的,是店里清洁必备的洁厕液和洗洁精。他们说,打印机是因为小孩上小学了,有时候需要打些资料。干果是为过段时间过年回家准备的,去年因为疫情大家没有聚在一起好好过年,今年希望一家人过年聚在一起的时候,小孩子们可以边吃零食边玩耍。实际上,他们本身也是商家,在线上卖火锅底料。为了“双十一”当天安心“买买买”,他们还特意把自家火锅底料的销售活动提前,这样就可以“先挣钱,再花钱”。 中新社采访人员 周毅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家住海南海口的李女士(右一)相比于往年来说,更多选择的是为家里添置日用品,这占了她今年的“双十一”采购商品的绝大部分。疫情发生后,她发觉自己开始更关注家人以及家人的需求了。 中新社采访人员 骆云飞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在新疆乌鲁木齐,哈萨克族姑娘加依娜·扎瓦提别克在工作间隙冲了一杯今年“双十一”下单刚刚到货的咖啡。她说今年自己总共网购了4000余元人民币的商品,其中一半是服装,还有一些化妆品、护肤品。由于疫情影响,乌鲁木齐今年曾两次执行社区封闭管理的疫情防控措施。为此,她还特别多囤了一些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平时律师工作比较忙碌,所以高效便捷的网购就成为了她的好选择。不过新疆路途遥远,她今年网购的服装和部分化妆品至今还没有到货,她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能更加顺畅。 中新社采访人员 刘新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生活在湖南长沙的唐小晴在“双十一”期间给自己买了护肤品、包和鞋子,为孩子买了衣服、绘本、玩具等,给家里添置了一套新沙发,同时还给自家的“主子”买了猫粮。多年的“双十一”购物已经变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平时绝大多数的物品都来源于网购,所以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对她的购物方式产生影响。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华峰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
文章插图
上海市民张亨伟先生是一名摄影采访人员,“双十一”后,他每天都会被蜂拥而至的快递堵住回家的门。小到指甲钳、纽扣、电池,大到洗衣机、取暖器,花费近万元。他认为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零星的偶发病例,也没有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因为对疫情防控的信心,也让他在今年的购物清单中,并没什么增加过多的防疫相关物资。 中新社发 郭媛 摄
购物|“双十一”购物节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