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芯片|看苹果成功「眼馋」,手机厂商们才突然开始造芯?没那么简单(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苹果 芯片 手机厂商


可以说 , 苹果能在短短三年之间造出自己的芯片 , 和其在半导体行业中大举收购和挖掘人才和技术不无关系 。 这其实也是如今各大手机厂商造芯常用的方式 。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 苹果凭借自研的A系列芯片和iOS系列 , 打造了独特的软硬件结合生态 , 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当初乔布斯下决心将芯片的制造权握在自己手里 。 而且 , 苹果不仅为iPhone打造自己的A系列芯片 , 还为Apple Watch打造了S1芯片、AirPods打造W1芯片、MacBook打造M1芯片……
苹果为旗下众多产品打造的自研芯片 , 不仅能够在芯片中前置需求 , 将软硬件结合到极致 , 还能从芯片底层打通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 。 比如 , 装上M1芯片的MacBook Pro , 就可以无缝运行iPhone和iPad上的应用 。 而像剪贴板多设备同步、AirDrop无线传输等功能 , 更是苹果生态拴住用户的不二法门 。
所以 , 苹果珠玉在前 , 其他手机厂商自然有理由造出自己的「A系列芯片」 。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开始造芯不过 , 虽然苹果自研芯片得到丰厚回报很诱人 , 但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 , 苹果自研芯片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手机厂商们大举进军半导体 , 自研芯片呢?
还记得我们前面问的那个问题吗?稳坐前三的智能手机厂商都自研芯片 。 这表明 , 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所作为 , 自研芯片是所有厂商的必经之路 。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从增量进入存量 , 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注重综合实力 。 而芯片毫无疑问是增加综合实力最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 苹果自研芯片对于其生态系统的构建 , 已是有目共睹 。 而芯片行业的发展 , 其实也给了手机厂商自研芯片的机会 。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以其名字命名的摩尔定律 , 意思是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 换言之 , 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 。 自从被提出之后 , 摩尔定律就引导着众多通用芯片公司的发展 。

不过如今 , 随着摩尔定律接近极限 , 芯片行业正在发生巨变 。 代表着芯片先进程度的制程工艺越来越接近1nm的极限 , 先进制造的工艺越来越难 。 这使得处理器再想像摩尔定律所描述的那样成倍发展 , 已然不太可能 。
所以对于通用芯片公司来说 , 想用性能、功耗迭代的故事吸引用户换机 , 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但是 , 手机厂商们仍然需要在芯片上打造更多卖点 。 因此 , 结合苹果的珠玉在前 , 手机厂商们对芯片进行定制化、自己研发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
当然了 , 自研芯片不仅对手机厂商打造软硬件紧密结合的生态系统 , 保持市场竞争力有利 , 而且也能够增强手机厂商的供应链控制能力 , 对成本、新机发布时间等方面更能自如掌控 。
总结虽然自研芯片、定制化发展是手机芯片的未来 , 但是手机厂商想要造出整块的SoC芯片可不太容易 。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苹果从2007年开始着手研发 , 只用了三年便拿出了A4芯片 。 但是 , 如今的手机厂商们想要造出SoC芯片并不容易 。
典型如小米 。 2014年入场造芯时 , 小米创始人雷军拿出了「10亿人民币起步 , 花10亿美元 , 10年出成果」的决心 。 仅仅28个月后 , 小米自主研发的首款手机SoC芯片澎湃S1诞生 。 但是从S1诞生到现在 , 四五年过去了 , 澎湃S2还没做出来 。
【芯片|看苹果成功「眼馋」,手机厂商们才突然开始造芯?没那么简单】雷军也坦承做澎湃S2太难了 , 转而推出了难度低得多的ISP芯片澎湃C1 。 所以 , 手机厂商们即便有千万理由入场造芯 , 恐怕也得先克服造芯的千万障碍 。 不过 , 这是一条不归路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c/111Y644a2021.html

标题:芯片|看苹果成功「眼馋」,手机厂商们才突然开始造芯?没那么简单( 二 )


上一篇:|最新风口项目,一月赚50000+?会实现吗?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想好怎样挑选合适的电视机顶盒了吗,用高清电视机顶盒学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