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只藏脑袋不藏脚?孩子捉迷藏的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世界上大概没有孩子不爱玩捉迷藏的游戏。
在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英国心理学家Casper Addyman对超过300对父母与宝宝进行了调查实验。
实验|只藏脑袋不藏脚?孩子捉迷藏的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文章插图
他让这些父母和宝宝玩了五个不同的亲子互动游戏:撕纸、手帕放进嘴里、把杯子当作帽子戴、装成猫咪、躲猫猫。
实验结果发现:
实验|只藏脑袋不藏脚?孩子捉迷藏的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文章插图
如上图,这种“捂着脸,再慢慢打开”的躲猫猫游戏,再配合上父母夸张的声音或者动作,小宝宝们都特别喜欢。
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则会主动地去躲起来,让大人来找,玩得乐此不疲。
不论是以上哪种形式的捉迷藏游戏,它们的原理其实大致相同:
实验|只藏脑袋不藏脚?孩子捉迷藏的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文章插图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在躲藏的过程中,经常会上演
有家长就此问题给我们留言,怀疑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其实不然。
孩子的这些行为虽然会让我们哭笑不得,但其实,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为了搞清楚小孩子为什么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2017年,波兰华沙大学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研究发现:
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已经对家人进行的躲猫猫游戏有所回应;
到了6个月大时,他们已经能和家人很好的进行互动游戏了。
为什么宝宝们都如此热爱躲猫猫游戏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心理学名词——
客体永久性,是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
换句话说,你面前放了个玩具,你闭上眼睛说你看不见,但不代表这个玩具不存在。
1954年,皮亚杰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幕布实验”。
实验对象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宝宝。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
小宝宝会认为,他们看得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
皮亚杰认为,宝宝在
小宝宝们是很聪明的,他们会不断地通过眼睛看,手触摸,去认知事物。
再加上跟大人的互动,尝试着去理解“有些东西虽然看不见,但它是永久存在的”,不断地增强对“客体永久性”的认知。
他们会从一开始的惊讶“妈妈去哪儿?妈妈又出来了“,渐渐变成”哈哈,我知道你就在这里“。
这个游戏过程,有好奇,有刺激,有惊喜,还有与大人之间互动的愉悦感。
并且,这也是一种婴儿与父母之间联系建立的有效方式,对婴儿来说他们获得了奖励和鼓励。
这就是为什么宝宝们对“捉迷藏”游戏乐此不疲的原因。
而这种游戏形式,恰恰也是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必经之路。
这里,我们要讲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另一个经典的实验——三山实验。
这次的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6岁以内,一组为6岁以上。
他用塑胶模型做了三座不同大小、外形迥异的山丘立体模型,并分别从模型的4个方位对着模型拍了4张照片(A、B、C、D)。
皮亚杰先让幼儿绕模型一周观看,在A方位坐下,然后在幼儿的对面(C方位)放一个娃娃。
然后,他让幼儿在A、B、C、D,4张照片中选出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娃娃看到的景象。
结果出来了:
简单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看到的,跟别人看到的是一样的;自己看不见的,别人也会看不见。
所以,孩子才会出现捉迷藏时“只藏脑袋不藏脚”的有趣行为。
心理学家们也认为,
这是因为
如果你就此认为孩子“只藏脑袋不藏脚”是因为孩子智商不高,那就太冤枉他们了。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9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还没有形成“客体永久性”的心理认知。
一个东西在他们眼前消失了,他们会认为是真的消失了。
有一部叫《寂静岭》的恐怖片,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身边的人慢慢地全部消失了,最后只有自己被困在“异界”中,这样的恐惧感是很痛苦的。
电影《寂静岭》
对于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认知的小宝宝来说,他们找不到大人时,害怕分离的这种恐惧的感觉是一样的。
它能有助于构建宝宝的安全感和缓解因为和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因为在反复地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
父母的消失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不见了。我虽然看不见他们,但他们并没有走远,还会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