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从“创造性破坏”转为“创造性建设”?


数字技术如何从“创造性破坏”转为“创造性建设”?文章插图
一个有全球性价值的命题 。
全文3800字 , 读完约需要3分钟 。
经济学家中 , 约瑟夫·熊彼特是很“不一样”的一位 。
他没有沿着传统的经济学方向往前走 , 而是另辟蹊径去研究“创新”和“周期” , 而且“很不幸”的与凯恩斯生在了一个时代 , 光芒始终被遮盖 。
但近年来 , 熊彼特理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 他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生动地解释了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函数带来的市场变化和经济现象 , 影响着人们对创新和发展的看法 。
比如 , 相比马车公司 , 汽车和铁路就是创造性破坏;相比报纸、邮局和电视 , 互联网、Email、短视频、VR就是创造性破坏 , 但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拉动着社会一轮又一轮的往前发展 , 如何看待新生事物出现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和创造性建设 , 就成为了一个时谈时新的话题 。
01 数字技术的“创造性破坏”
10月29日 , 北京由新书店举办了一场罗汉堂新书《新普惠经济——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普惠性增长》发布会 。
在这场发布会上 , 参会的学者、专家、从业者和媒体人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两个关键词:创造性破坏和创造性建设 。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 , 引发了产品、市场、组织模式、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和冲击 , 这种变革和冲击一方面是建设 , 另一方面也是“破坏”——对旧产品、旧市场、旧组织模式、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乃至人们旧心理秩序的破坏 。
比如失业问题 。 与熊彼特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创造了“技术性失业”一词来描述暂时性失调 , 也有很多人担心数字技术带来的自动化、无人化、机器化彻底取代人力 , 导致长期的失业问题 。
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很多 。 比如线下店主如果不会开电商 , 生意就会越来越惨淡;人们习惯了用互联网、手机看资讯 , 那些不能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报纸、杂志、印刷工人就会面临失业;数字化技术还会让高速路口的收费员、流水线上的工人、物流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
这很像100年前 T型车开始遍布美国街头的时候 , 马车夫和给马钉马掌的工匠突然发现自己没生意了 。 有人会说 , 这些人也可以去学着做司机或者去修汽车啊 , 但谈何容易 , 因为年龄、费用、学习门槛和能力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 许多人遭受的冲击和“破坏”是实实在在的 。
数字技术如何从“创造性破坏”转为“创造性建设”?文章插图
再比如贫富差距的问题 。 数字化技术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 , 比如微软生产软件这种边际成本趋近于0的商业模式 , 在这种模式之下 , 一个软件被研发出来以后就可以几乎零成本的复制 , 其主要的成本就是前期的研发 , 后期多赚的每一分钱几乎都是利润 。 这种商业模式让比尔·盖茨以前人从未有过的速度积累了巨额财富 。
而对于那些仍然从事着农业、手工业等传统行业的人来说 , 其收入增长模式仍然是线性的 , 而不是指数级的 , 那么当他们看到比尔·盖茨这样的巨富诞生时 , 难免会生出一种相对贫困的“被破坏感” 。 哪怕他的收入也在增长 , 但这种心理上的落差是客观存在的 。
再比如经常被人们拿出来讨论的数字技术引发的大平台垄断的担忧、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贩卖的担忧 。 微软、谷歌这样的巨头都曾一再被发起反垄断调查 , 脸书、推特经常面临滥用平台权力的指责 , 这背后是人们对数字技术平台的警惕、恐慌 。
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批评 , 比如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就愤愤不平的列举了许多罪状:维基百科在提升群体智慧的同时 , 降低了个体的地位;网络匿名让创意失去源头 , 导致抄袭;网络上充斥着暴民的口水战;大的数字平台像八爪鱼一样侵蚀人们的生活 , 占有人们的隐私数据……
02 “创造性建设”:效率、增长与普惠
但是一个有趣的悖论是 , 当人们愤愤不平的抱怨数字技术的种种不好时 , 这种声音可能恰恰通过他们的脸书、推特、微信、微博这样的数字平台发出来的;当人们抱怨隐私被侵犯时 , 转头却又将自己的私照发在了朋友圈;当人们想把自己的家庭照片上传到云服务器上时 , 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大互联网公司的云平台……
这恰恰表明了数字化技术就像历史上所有出现的其他重要的新技术一样 , 比如蒸汽机、电力、石化工业、铁路、航空运输工具 , 它们一方面在破坏旧秩序 , 另一方面也在创造性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