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李玫瑾:孩子爱攀比,这些表现都是折射大人,家长应该怎么做
现在社会进步发展迅速,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和实力也在逐步增长,大家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也逐渐在提升。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难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物质满足,孩子手头上得到了更多物质资源,也会滋生一些其它的心理现象。
攀比,就是一种"想要得到别人有的东西,觉得别人得到了我也应该一样"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现在逐渐趋于低龄化,在不少年龄更小的小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文章插图
网上有一些节目,他们会找一个场景演绎一个剧情事件,然后会揭露一些当今的社会现象。我看过一个节目,里面的节目演员们在餐厅扮演了一个叛逆期的儿童,跟母亲谈论自己在学校的生活,重点是想体现出自己盲目攀比的心理,想看周围的人会有何反应。
演员孩子告诉妈妈别人都有新款手机,为什么自己没有,并表示自己想要。妈妈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攀比。旁边的顾客都一直看着这对演员的表演。一个吃饭的大姐现场教育孩子:"别人还有车有钻石呢,你要每个人都去比吗?""我如果是你妈妈,我认为我比别人更爱你,我问心无愧就够了,我可能给不了你更多,但我是最爱你的。"这番话让人动容,也让人深思。
文章插图
李玫瑾想必很多家长都不陌生,她在育儿节目里和主持人也聊到过关于攀比的话题。
主持人说到许多孩子说别人家有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车,比我们家的好。李玫瑾说这话不是孩子想的,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她表示:所有人的所有的表现都是折射,孩子的任何表现都是他们父母的水准。
确实,很多孩子年纪都很小,对于他们和别人之间的差别没有太深刻的意识。如果有意识也是来源于父母。那么孩子们的攀比心理都是怎么来的呢?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是因为父母的缘故吗?
1、 来自父母的影响
文章插图
试想父母如果举止优雅有教养,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一定是知书达理有内涵的。孩子们本身不会意识到家庭之间的差距,但是在家里,父母之间如果会有和别人攀比言论,就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会让他们思考自己和别人的区别:我拥有什么?他们拥有什么?他们有的为什么我没有?孩子这样想,心里就会觉得失衡,于是就逐渐形成了攀比的心理。
当然,有些父母本身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有问题。他们要么是"哭穷",让孩子觉得自己家经济条件差,孩子内心自卑就会想要和别人攀比,以此来填补自己内心的自尊;要么告诉孩子以后要挣大钱,要比别人过得都好,不能让别人过得比我们好。这样给孩子们传达了一个金钱至上的理念,孩子很难不有攀比心。
2、 虚荣心作祟
人都有虚荣心,都渴望被人关注,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感。如果身边的同学都在玩一款游戏,自己一个人不玩可能就会被嘲笑。为了证明自己,孩子可能就也会去玩那个游戏,甚至会和同学比谁更厉害,以此让内心得到满足。
【 家长|李玫瑾:孩子爱攀比,这些表现都是折射大人,家长应该怎么做】同样的道理,一支刚推出的笔、一个新流行的玩具,乃至一部新型的手机,都会激发孩子们的虚荣心。他们想要显得比周围的人条件更优越,让别人知道自己家的实力很强。慢慢的就出现了攀比的状况。
文章插图
孩子有虚荣心,会出现攀比的情况,父母思想的熏陶也会让孩子有想攀比的想法。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正确引导吗?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 家长自我反思,缺点及时改正
首先,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影响到了孩子,孩子才会有和别人攀比的想法。如果父母自己平时就喜欢聊一些什么关于家庭条件、房子车子这些有对比性的敏感话题,就要注意少在孩子面前提起这些,要及时矫正。
因为孩子年纪小,正是培养三观的重要时期,周围接收到的信息会奠定构建他们的观念和想法,所以孩子年纪小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除此之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很重要,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攀比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和举动,要让孩子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些事物。
- 现呕吐|一幼儿园50余名学生感染诺如病毒!秋冬高发,家长们注意!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便宜|6岁小学生捡到一盒糖,回去给了家长,家长打开后一看报警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