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这是中国自动驾驶超过美国的最大机会 —— 中智行CEO王劲
2018年10月30日 , Waymo(谷歌无人驾驶公司)成为首家获得美国加州许可 , 在无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进行无人驾驶车辆测试的公司 。 而当下 , 我国在无人驾驶测试中明确规定:需要配置测试司机 。 尽管有种种迹象表明 , 国内也在推进“拿掉”安全员 , 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说明 , 我国与美国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差了2年 。
文章插图
2年差距该如何追回?
在Waymo官网首页写着:We’re building the World’s Most Experienced Driver(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有经验的驾驶员) 。
文章插图
这也意味着 , Waymo在无人驾驶研发之路上选择了单车智能 ,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头部企业所选择的方向 。 单车智能由三个部分组成 , 分别是高精地图、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系统 。 以上三点的发展 , 都需要实打实的长时间经验积累 , 以及技术研发 , 并非一日之功 。
因此 , 中国若是想在单车智能上追回2年的悬殊实在希望渺茫 , 唯有另辟蹊径 , 实现弯道超车 , 也就是“车路协同” , 这也正是中智行所选的方向 。
何为车路协同?
在单车自动驾驶技术提升难度大以及交通环境复杂性增加的背景下 , 自动驾驶越来越依靠智能道路设施的进步 ,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正在成为研发热点 。 ——《智能网联汽车》
文章插图
车路协同=聪明的车+智能的路
如果说单车智能是将一个机器人司机放在车上 , 那么车路协同就意味着将司机拆成两个部分 , 一半放在车上 , 另一半则放在路上 。 单车智能高度依赖车上有限的各类雷达、软件和地图 , 在单车智能竞赛中 , 比的就是纯实力 。 而车路协同则可通过在路面安置更多的传感设备 , 来弥补单车硬件以及软件的不足 。 从单脚跳改为双脚走 , 两个方面同时发展 , 如此才有机会进行赶超 。
为何选择车路协同?
其实车路协同并非是一个新概念 , 平日中我们经常使用的ETC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而在自动驾驶中 , 车路协同则多指的是“智能车路协同” 。 需要路面的传感设备收集信息 , 回传到云端进行处理 , 再将分析后的数据传递给车辆 。 以上整个过程 , 不能发现 , 需要高度依赖于网络 。 而中国正大力发展的5G则成为了该工程的“最后一块砖” 。
文章插图
今年7月 , 中智行、中国电信以及上海市三方签署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应用”合作协议 。 而中国电信集团的加入 , 也保障了这一块“砖”将顺利投入应用之中 。
【中国自动驾驶的未来方向,看中智行解读何为“车路协同”?】如何实现车路协同?
有了5G作为前提 , 想要实现车路协同的另一个关键则是基建的建设 。 车路协同不仅需要发展单车智能 , 还需对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 , 包括在路面安装传感器、铺设电线等 。 中智行计划建设一批“智慧杆” , 该杆将集成摄像头、照明灯光、传感器、以及智慧路的“大脑” 。 而国家政策下大力发展的“新基建”也将助力智慧道路的发展 , 为车路协同提供合适的基础和环境 。
文章插图
但目前整个行业仍缺少智慧道路建设的标准 , 这张“网”的建设也缺少前车之鉴 , 车路协同注定是一条崎岖的路 。
中智行之路
文章插图
中智行在发展车路协同之时 , 同样注重单车智能领域 。 笔者上周有幸受邀前往进行无人驾驶车辆试乘 , 发现其产品设定的风格较为突出 。 此前也曾体验过几家较为热门的同行产品 , 整个体验下来 , 车辆表现都较为“谨慎” , 将自我优先级一般都下调至较低位置 。 即 , 我让人 , 我让车 , 我让路 。 而中智行则走了不同的风格 , 有意而为之设定了“Sport”模式(可切换) , 可根据客户需求行驶 , 一旦切换到运动模式 , 车辆也会随之躁动 , 遇到其它车辆第一时间并非选择等待 , 而是加速赶超或大方向避让 , 十分激进 。 但工程师也补充道 , 大家并不需担心安全问题 , 中智行也致力于打造最安全的自动驾驶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J2Q062020.html
标题:中国自动驾驶的未来方向,看中智行解读何为“车路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