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来源 大家车言论
前几天 , 大众连同国内的两位合资伙伴 , 连续三天在不同的地点举办了三场活动 , 但活动的主角其实都是同一个:大众MEB纯电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ID.4 。 只不过为了有所区分 , 一汽大众的叫ID.4 CROZZ , 上汽大众的叫ID.4 X , 外观和配置略有不同 。
文章插图
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车型介绍早已铺天盖地 , 我就不多说了 。 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 , 是我对大众这次真正入局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些看法 。
我先抛出我的两个观点 , 或者说是推断吧:第一 , 大众对电动车的巨大投入 , 无论结果成败 , 都很可能会改变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格局 , 中低端电动车最受冲击;第二 , 普通消费者很可能因大众ID系列电动车的入局 , 开始逐步接受电动车 。
文章插图
或许有人看到这里已经想开喷了 。 先别急 , 等我说完理由再喷也不迟 。
先说第一点 。 其实在ID.4之前 , 大众在国内也推出过纯电版本的高尔夫、朗逸和宝来 。 但谁都能看出来 , 大众实际上没花多大的精力在上面 , 甚至也没制定明确的销量目标 , 更多只是对外展示一种姿态而已 。
原因无他 , 大家心知肚明 , 国内市场仍未成熟 , 而那几台“油改电”的产品 , 充其量只是投石问路 , 不管和自主品牌的电动车 , 还是新势力的同级别车型相比 , 售价、性能以及服务上 , 都并无多少竞争力 。
文章插图
但ID系列车型则不一样了 , 根正苗红的全新MEB纯电平台产品 , 也是全球化的产品 , 算得上是大众集团赌上未来身家性命的产物 , 不可同日而语 。 上一波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操作 , 就是大众的“TSI+DSG”了 。
的确 , 从目前南北大众披露的产品信息中不难看出 , 两款ID.4车型在各项参数和性能方面 , 或许算不上惊艳甚至颠覆 , 但绝对也是目前的主流水平 , 这也是大众车型一向以来的特点 。
我认为 , 大众此次决定成败的胜负手 , 不在于产品本身 , 而在于“服务” ,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 我指的服务 , 包括充电和车主服务 。
文章插图
在这次的发布活动上 , 我关注到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 , 但非常重要的信息点:大众牵头成立了CAMS服务品牌 , 目标是到2021年底 , 在中国电动车应用范围较广的7个城市 , 实现“每五公里必有一个超级充电站”的目标 。
请注意 , 这里说的是“超级充电站” , 不是普通的快充 。 按照大众公布的数据 , 国内两款ID.4最大支持100kW的直流快充 , 45分钟可充电80% 。
说实话 , 虽说两家合资企业都有强大的社会能量 , 也不缺钱 , 但我心底里对这个宏大的目标是还有点保留的 , 毕竟光是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 , 要实现每五公里一个超充站的话 , 那总数得是多大的一个数字啊?按密度计算 , 估计能超过现在加油站的数量了 。
文章插图
但如果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真的实现了呢?再加上现有的充电设施 , 和未来国家铺设的充电网络 , 那电动车主的“充电焦虑症”相信能治愈个八九成了吧?
光是冲着这点 , 大众的电动车就足够香了 。 要知道 , 现在即使是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有自建超充站的品牌 , 在一线大城市里 , 超充站的密度都远远达不到每五公里一个如此密集的水平 。
由于大众品牌的定位 , 以及走量的需要 , 决定了大众的ID系列电动车并不会走高端和豪华的路线 , 反而有足够的成本控制能力 , 去冲击中低端市场 。
文章插图
现在除了近期红得发紫的五菱宏光MINI EV之外 , 其他自主品牌纯电动车 , 包括比亚迪在内 , 暂时都没有月销能过万辆级别的单一爆款 。 而很多二三线的新势力品牌 , 每月交付量还停留在1000台以下 。 在品牌知名度和体系能力还远不及大众的情况下 , 如何能保证生存的空间呢?
我敢说 ,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 这些品牌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严峻 。
文章插图
再来说说第二个推断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J293M2020.html
标题:干翻诺基亚的不是苹果,终结汽油车的也不会是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