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不好

反而|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不好】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是父母的整个天地,父母未必是孩子的整个天地。当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在同孩子的嬉戏中和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了共同的乐趣与幸福。父母的这种融融之传递给孩子;使他也感到了无比安全和愉快。昔日与父母在身体和感情上的亲密无间慢慢变得有些松散。父母要想在感情上重新控制孩子并让孩子守候在身边,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这就造成了孩子与父母感情上的陌生感。当孩子进入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父母更无法仔细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
反而|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不好
文章插图
因此,父母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不是什么怪事。孩子有了自己的天地,有了听他讲知心话的人,有了新的交往对象,这是一件好事。心理学研究结论表明:孩子年龄越大,对父母讲知心话的机会越少,愿望也越小,老师和长辈也自然难以听到多少知心话。当代青少年独立意识很大增强,有许多话不一定向家长讲,这就造成了父母了解孩子的局限性。在学校,同学自己组织活动,参加的学生较多。学生稍大一点,进人初中、高中后,老师不参加同学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高得多。这自然增加了老师了解学生的难度。这种倾向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希望摆脱长辈对他们的束缚而独立思考,但并不能表明他们对父母、长辈不信任。在这个时候,父母除了正确引导教育自己的孩子外,一般不要干预他们的生活。
反而|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不好
文章插图
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与愿望南辕而北辙。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父母、老师及长辈无法了解孩子。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关键还在于父母们对孩子的观察。通过细心的观察,可以大致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同时,经常引导孩子,与他谈心,以情动人,孩子就会把他的想法说出来。观察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孩子的言谈举止,对待事情机他人的态度,学习、生活的许多细枝末节等,都能看出孩子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以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父母切忌无观察、无调查胡乱批评孩子,否则会失去自己的威信。
反而|如果父母每事必躬亲过问,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其效果不好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