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东健康上市,会是一个"拔苗助长"的资本故事吗?( 三 )


中国|京东健康上市,会是一个"拔苗助长"的资本故事吗?
文章插图
它的大概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京东集团帮京东健康进货,只收成本价,这个合约只签到2021年12月31日。
这种模式,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京东集团只作为一个大股东,就能够一直“无私”帮助京东健康吗?在不确定性之下,京东健康的供应链可靠性是不稳定的,采购成本也是不稳定的。
泡沫会存在,京东健康该如何处理与母公司关系?
京东健康是京东三大独立公司之一,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火速登陆资本市场,而按照规定公司赴港上市要披露过去三年的财务状况。
这给京东健康留下了许多可操作的空间。
比如,人员的薪酬、物流成本、纳税等等,当子公司与母公司捆绑太深的时候,留给市场的模糊空间往往可以很大。
当然,这并不是专指京东健康。
刘强东曾经说,京东要盈利很容易,意思就是少烧一些钱,暂缓一下物流投入等,就能够实现快速盈利。
明尼苏达事件后,发酵效应从刘强东个人的质疑转移到对京东整个企业身上。京东的模式和财务状况等遭受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二级市场股价承受巨大压力。也就是在当年,京东开启了裁员模式,减少重资产投入,同时把京东物流摘了出去,结果真的让京东扭亏为盈。
可见,财务状况从来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存在一定的修饰空间。那么,京东健康是否也这样呢?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好的赛道,但是也不排除京东健康披露的财务数据中可能存在水分。
嘉御基金的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卫哲曾经说,今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存在大量泡沫,可以称之为“啤酒泡沫”。意思是,啤酒要有点泡沫才好喝,但是泡沫过高则不好。
作为独角兽的京东健康看起来有靓丽的财务数据,但是,如何在往后的经营中处理与京东集团的关系,拆除财务上的未知隐患,这更是京东健康必须面对和深思的。
中国|京东健康上市,会是一个"拔苗助长"的资本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