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高铁将推出分层服务,“静音车厢”的理想与现实

京沪高铁公司在十月下旬公布,将于今年年底以前推出分层服务,旅客可以在购票时自行选择“静音车厢”,消息发出后引起网民关注,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并引起知乎热议。
理想|高铁将推出分层服务,“静音车厢”的理想与现实
文章插图
有部分网民认为,“静音车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推行有一定的难度!“静音车厢”究竟难在哪里?
1、“静音车厢”还是“降噪车厢”?
“静音车厢”是一个社会和地域文明的缩影,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与静音相对的是噪音,当我们享受到了人口大国带来的经济红利时,“闹中取静”就变成更高层次的追求。
身处喧嚣的公共场所让人感到疲劳,影响情绪,降噪已经成为乘客的普遍诉求,这一点早已达成共识。这次争议的焦点是对静音车厢新规实施的可行性顾虑重重:
l 怎样才算静音标准?
l 中国人口这么多,需要多少节静音车厢才能解决问题?
l 静音车厢和普通车厢乘客不均,影响购票怎么办?
l 精细化服务带来的空座率怎么解决?
l 空座率上升,静音服务会不会“高举轻放”?
解决方案也五花八门,最多的是借鉴发达国家火车运行的方式,因为静音车厢在欧美和澳洲早有先例。比如,在英国的静音车厢说话,会被人“行注目礼”,以静制动,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从热议中可以看出,说“静音车厢”这个术语的标准还没达到统一,静音等于禁言,一下子会让人联想到手机静音、空调静音。实际上也确实没法做到静音,不如换个字眼:“降噪”!京沪高铁年底推出“降噪车厢”试运行方案。
理想|高铁将推出分层服务,“静音车厢”的理想与现实
文章插图
2、带着熊孩子在美国坐火车
降噪意味着旅客有一个安静、放松、舒适的旅行体验。与英国列车员委婉表达的“行注目礼”相比,美国铁路列车员则可以用委婉的加强版来形容。
说说我亲历过的美铁服务:
2013年8月,我们一家三口人在即将结束为期一年的访学的前一个月,正巧赶上哥哥带着侄子赴美为期一年的工作。于是,两家人在即将结束与即将开始的时间有了交集,就有了从旧金山出发到洛杉矶的美西一周同行计划。
按照目的地和出行时间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自驾,大巴跟团游,自由行。
鉴于几个成年人都不是老司机,一致放弃了自驾游计划。
第二个排除项是跟团游。旅游团为了赶路,车速通常很快,跟着华人旅行社坐七八个小时的大巴直达,比较省时间,但是安全系数未知,儿子才5岁,赶路式旅行恐怕吃不消。
第三个被排除的交通工具是被老美称为“灰狗”的公共通勤车,票价便宜。选择这种交通工具的多是底层人,网传跟着穷人坐夜车,还有失窃的可能,整个车程多在夜路奔驰,睡眠质量不敢想象。
第三个排除项是飞机。为什么没有选择飞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飞机票价是火车票的八九倍,不急着赶路,就没必要用金钱换时间。很多人都知道,飞机和自驾车美国最常用的两大交通工具,在美国坐飞机就像在国内坐火车一样平常,坐火车反而像在国内坐飞机一样不常见,因为铁路网实在是少得可怜。
衡量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利弊后,最终选择了乘坐美国铁路公司Amtrack的火车旅行。因为火车途经很多旅游景点,而被称为火车观景最佳路线。Amtrack铁路网虽然少,去洛杉矶要耗时10个小时,中间还断开了一段铁轨,需要汽车中转,不过,火车的好处是空间大,可以走动松散筋骨,还可以把长椅当成卧铺休息。
理想|高铁将推出分层服务,“静音车厢”的理想与现实
文章插图
这段火车旅行体验总体来说是还行。美国铁路网虽然不发达,但是网购手段却已经走在前列:无需购买纸质车票,网上支付,现场扫码验票。
记得2012年出国前,国内智能手机还没有大面积应用,也很少见到扫二维码购物。2013年的美国铁路购票系统已经用上了二维码,乘客可以直接用智能手机出示电子二维码,没有智能手机也不要紧,可以把二维码打印下来给检票员扫码检票。
但是,带着小孩子的旅行,就不那么舒适了。毫不夸张地说,跟小孩子同在一个车厢就像是遇到了猪队友,因为让小孩子长时间保持安静不动,难度系数太大了。
应对这个问题,美国铁路和医院对少年儿童都有一套安抚手段,那就是送小孩子一本全新的儿童读物。小孩子可以在上面涂涂画画,随意创作。
美铁在这一点上想得尤其周到,乘客进入候车室检票时,就可以凭车票领取儿童读物。书的内容全部与铁路相关,分为儿童版和少年版。儿童版是图画为主的绘本,少年版是以文字为主的故事,通过图文了解火车历史和构造,辅以一些智力游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