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文章插图

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文章插图
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每个人一出生,父母尊长都会给孩子取一个或豪气万丈,或吉祥如意的名字。有的人,甚至还在母腹中孕育时,迫不及待的父母尊长就或绞尽脑汁的查阅字典,或重金聘请取名“大师”、高人给孩子预先起好名字。绝大多数人的姓名,或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男性一般常用的有“刚”、“强”等,女性一般常用的有“花”、“玲”、“红”等;或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如出生在1949、1950年左右的男性,“建国”、“援朝”等名字,比较常见;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又多取“卫东”、“卫星”等名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取名的原则,更为宽泛,甚至是“随意”了。端木女王、王者荣耀、杜蕾斯等各种“奇葩”的名字,也屡屡见诸媒体报道。
和现代人虽仍以追求吉祥如意寓意为主,但已带有很大随意性,由严格日渐趋向宽松的取名原则不同的是,清朝皇族取名礼俗,却经历了由宽松到严格的发展历程,最终在康熙时,形成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繁琐的取名礼仪。违背者,还会遭到严厉惩处。或许看过很多清宫影视的读者朋友,会很轻松地说出清朝12帝的名字,福临、玄烨、胤禛、弘曆……溥仪,很普通很平常嘛,这要遵循什么礼仪?事实是,自康熙帝开始,清朝皇室就制定、实施了严格的取名礼仪。胤禛、弘曆……溥仪等名字,就是这一礼仪具体实施的“成果”。
一、入关前满族人取名风俗
入关定鼎中原之前,满族人给新生儿取命,一般是在孩子满月之后。起名方式也比较简单、质朴,比较常见的取名方式,有以下三种:
以出生时,家中某一长辈的年龄取名。例如,某人出生时,他/她的祖父、祖母等尊长恰好七十岁了。他/她可能就会被取“那丹珠”(满语,七十之意)这样一个名字。
以出生顺序取名,长子多取“阿吉”/“阿吉(精)嘎”这样一个名字,二子取名“朱尔”(也有文献记载叫“加新”/“加新嘎”) ,三子取名“衣兰”,四子取名“对音”,五子取名“孙查”,最小一个儿子取名“弗昂枯”。
以禽兽取名,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意为野猪皮(近年来,有学者对此音译提出异议,认为“努尔哈赤”的名字是回鹘语。“努尔”,回鹘语“光明”之意;“哈赤”,即“哈齐”,回鹘语“圣裔”之意,也有汉语“太子”、“世子”之意。“努尔哈赤”的全意应是“光明的圣裔”,很高大上的一个名字);他的弟弟舒尔哈赤,意为“小野猪皮”;雅尔哈齐,意为豹皮。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名字的意思是“獾”。
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文章插图
努尔哈赤剧照
清朝入关后,到康熙前期,皇室乃至满族人取名,多着眼于孩子吉祥平安,因而取名多有表达平安、稳定的寓意,如勒贺、诺亲等。
二、汉化影响下的皇室取名
清朝入关后,由于受汉族姓名文化,特别是汉族帝王世系的影响,康熙时,皇室取名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繁琐的命名礼仪。这一礼仪,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文章插图
《雍正王朝》雍正帝剧照
(一)定字。受汉族人取名礼俗的影响,康熙帝在给子孙命名时,首先采用了汉族传承已久的以某字来统一某一辈份的礼俗,并规定以两字为名字。儿子辈,第一字均为“允”,第二字均以“礻”为偏房,如他的儿子们允礽、允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允禩、允祥、允禵等;孙子辈,第一字均为“弘”,第二字均以“日”为偏旁,如弘晖、弘昼、弘历(繁体字为“曆”,后来的乾隆皇帝)等;在康熙帝101个孙子中,只有雍正帝与年贵妃所生的福宜、福惠、福沛三个孙子,未遵循这一礼制。曾孙辈,第一字均为“永”,第二字均以“玉”为偏旁,如永琏、永琮、永琰(后来的嘉庆皇帝,改名“颙琰”)等。这一命名礼制,被后来各帝遵循,成为定制。
揭秘|你知道胤禛、弘历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清朝皇族取名礼揭秘
文章插图
《还珠格格》乾隆剧照
乾隆时,皇六子永瑢精心绘制 “岁朝图”,呈献给皇祖母,也就是乾隆的生母孝圣太后。乾隆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永绵奕载奉慈图”颇令太后大悦。乾隆帝见太后特别喜欢这句诗,又发现“永”字正好是本朝皇子的辈号,于是就定下“永、绵、奕、载”四字,作为皇室后代的辈分字。道光帝则定下“溥”、“毓”、“恒”、“启”四个辈分字,咸丰帝又定“焘”、“闓”、“增”、“祺”四字,及其后一字的偏旁,供后代子孙命名之用。为后人所熟知的恭亲王奕?、光绪皇帝载湉、末代皇帝溥仪等,都是遵循这一命名礼仪,所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