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一档热门育儿观察节目,为人父母能读到的3点启示,你读懂了吗?( 二 )
文章插图
对照短片中孩子的言行,可以看到背后家长的教育模式,帮助家长们审视自身,直面亲子关系。
比如家长爱说反话、爱抱怨,孩子也照猫画虎,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好吗?该如何正确教育?对于今天的亲子教育,有引导和探索意义。
文章插图
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想让孩子未来适应能力更强大,需要从小让孩子适当吃点苦,接受点挫折。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命题。
(一)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斯托茨提出了“抗挫商”这个概念。它把抗挫商分为4个方面。
1.控制,指的是挫折来临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2.耐力,当挫折持续时,能够坚持下去。
3.归因,能够直面挫折,找出真正失败的原因。
4.延伸,能不让挫败感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要提高孩子的抗挫力,除了孩子体验挫折,还要注意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把情绪收回去。
文章插图
情绪是正常的表现。控制情绪的能力是需要逐步提高的,而对于孩子,刚开始他还没有形成这种能力。
孩子面对挫折被挫折煎熬时,不要急着去帮他解决问题,而是要让孩子自己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是能力的提升。
即便失败,也是成功经验的积累过程。就像影片中孩子们卖水蜜桃一样,因为没有考虑到成本,以为卖出去就结束了,结果扣除成本,根本没有赚到多少钱,在失落中,孩子们学到了经验:下次要注意精打细算。
(二)建立起弹性的生活态度,培养对挫折的钝感力
丘吉尔曾说过: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内心强大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承受伤害的能力。想要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首先要提高他的抗挫力和抗压性,也就是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文章插图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小鱼儿为了跨一个门槛,一天摔了好几次。但没有一次见他哭的,在尝试了很多次之后他终于跨过去了,但同时也摔倒了,但他并没有在意,而是迅速爬起来,嘴里还嘟囔道:终于进来了。
虽然他爱哭,但是只要妈妈和哥哥稍微一哄,就能立刻转移他的注意力,马上就不哭了。小鱼儿身上就有这种对挫折的“钝感力”。
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不要那么敏感,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内心自己的看法最为重要。
对于那些对挫折、批评不敏感的孩子,也不要太过指责,要学会理解、欣赏孩子钝感的一面,只要不过分,也不影响大局,生活反而更幸福,你说呢?
-END--
我是颖妈,一孩妈,育儿达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优质创作者。喜文字,乐分享,我手写我心,欢迎关注、转发、收藏、评论。
觉得有帮助,记得继续关注。
【 启示|一档热门育儿观察节目,为人父母能读到的3点启示,你读懂了吗?】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究竟|当下儿保评估最热门的发育商测评究竟是什么?妈妈们了解吗?
- 试管家庭|自己去泰国试管亲身经历得出的启示
- 高度近视|【热门问答】父母眼睛近视多少度会遗传给孩子?
- 孩子|周四绘本启示:看《忙忙碌碌镇》没想到孩子大呼自己很忙,很纳闷
- 热门话题|网络热门话题:小孩挑食怎么办?网友曝妈妈妙招:秒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