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同样的奖状,使用的妈妈是聪明还是不明智,效果天差地别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朋友一开完家长会回家就会对孩子拳打脚踢,原因是因为每次家长会上,老师为了表扬先进,都会给成绩优秀的孩子颁发奖状。朋友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张奖状。另一个同事就不同了,他的孩子学习优秀,每个学期都会拿到很多奖状。唯独有一次没拿到,他就生气的找老师:质问老师评奖标准是什么,我们孩子这次明明班级第一名。
奖状是评价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孩子学习的肯定。但是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拿奖状这件事情上经常会有一些错误做法。当奖状不再是激励手段,而是一种功利的追求的时候,奖状的意义也就消失不见了。
文章插图
家长对待孩子奖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呢?
1、不明智的家长通过物质手段激励孩子拿奖
许多家长总是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拿到了进步奖或者成绩优异奖,妈妈就带你去动物园或者给你买喜欢的东西。诸如此类的家长应该不少见。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说过,当孩子内在动机发挥作用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外在动机来刺激孩子。也就是说,对于喜欢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应该用外在动机消磨孩子的内在动机。
2、不明智的家长总是攀比
家长们总是认为孩子拿了奖状自己脸上有光,或者能够在家长会上炫耀一番。其实奖状的作用不是用来炫耀的。奖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既往学习的肯定。但是不明智的家长总是喜欢攀比,一旦孩子得不到奖状,父母就会恼羞成怒,质问老师,甚至会对孩子拳打脚踢。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事会生气的原因。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很有可能会让我们的孩子压力更大,毕竟自己是不是拿到了奖状关乎着全家的荣誉。
文章插图
3、不明智的家长总是认为奖状是一切
许多家长认为奖状是评价孩子学习的唯一手段,孩子没拿到奖就证明孩子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奖状只能代表过往的学习,并不代表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奖状不是一切,没拿过奖的孩子依旧可以考上清华北大,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家长们应该淡化奖状的作用,孩子有奖状是好事,应该鼓励。如果没有,也不要过分苛求,毕竟如今大家看中的更多的是能力而不是荣誉。
从上边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不明智的家长对待奖状的态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奖状的作用,真正明智的家长是善用奖状的。
【 妈妈|同样的奖状,使用的妈妈是聪明还是不明智,效果天差地别】
文章插图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明智的家长一般都怎样做呢?
1、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孩子学习的动机可以简单分为两种: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喜爱的那个人。这种动机是外在的,因为过分关注他人的眼光。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孩子真正的由于兴趣爱上了学习,这是一种内在动机。明智的家长是知道通过培养孩子兴趣来提升学习动机的。他们不会说如果你拿到了奖状就会带你旅游或者吃大餐,他们把重心放在了奖状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上,张贴奖状,制作成册翻阅等等,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的经历,增强孩子的成就感。这对于孩子内在动机的激发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插图
2、奖状也可以由父母来颁发
之前我们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如今更加强调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这是因为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之处就在于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每个父母都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来颁发奖状就是在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
奖状的名称可以类型多样,比如家庭进步奖、最佳家务小能手等等,通过种类繁多的奖状,父母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鼓励。同时颁发奖状的权利掌握在家长手中,操作起来更为方便。
通过父母颁发奖状,一方面可以激励孩子,另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进步。这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巨大作用的行为,家长们应该花一些心思好好研究一下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颁发适合他们的奖状。
- 小男孩|小男孩耳朵疼,去医院检查,看到他耳朵里的东西,医生:你命真大
- 重视|一些人的行为常人无法理解,医生说这是病,要重视!
- 婴儿|了解婴幼儿运动发育轨迹及标准。自我判断宝宝发育的早or晚?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好奇|熟睡的兄妹俩脸上挂着笑意,妈妈好奇的掀开被子,真是暖哭了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孕妈妈|胎儿发动时,可能会有这些信号,存在差异
- 怀孕|准妈妈孕期体重涨多少算正常?怀孕每月怎么吃,才能长胎不长肉?
- 灵魂|“唐氏宝宝”该生吗?孕妈灵魂发问,医生的话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