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学习”会破坏孩子创造力?其实,是家长做错了


乐高|“学习”会破坏孩子创造力?其实,是家长做错了
文章插图
1
前些天看到一个群里有个妈妈在苦恼孩子没想象力,创造力不行。
事情是这样的:
她家孩子四岁生日时,她给买了一盒乐高玩具做礼物。孩子爸爸看到后,就说要先给孩子搭个样子出来,她没同意,因为在她看来,乐高之类的拼插玩具,就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应该让孩子自己发挥和探索。
结果,第一次接触乐高的孩子,面对一堆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乐高积木时,状态是懵的,简单拼插了几块后,就不想再玩了。后来她又让孩子玩了几次,仍是这种情况,孩子就是不爱玩。于是她就很苦恼,孩子搭不出东西,是不是创造力不行。
我跟她说,看到孩子不会玩就给孩子扣上创造力不行的帽子,太草率了。你先别让他自己玩,你带着他先玩几次,给他做做示范,看看他什么反应。
然后昨晚,她给我发来了孩子的战果。
乐高|“学习”会破坏孩子创造力?其实,是家长做错了
文章插图
她说听了我的建议后,不但跟孩子一起玩,教他一些拼插的方法,还教着孩子看说明书的图示,孩子掌握了玩的方法,兴趣很快就上来了,还经常会有一些自己的创新在里面。这个根据龟兔赛跑改编的小兔跑一半贪玩去玩跷跷板,乌龟跑第一的场景是不是很赞。
这种创新,不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起作用么?
2
女儿小时候,娃爸明确反对我和娃姥姥教娃背唐诗。理由之一也是,背书会把孩子背傻了,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其实娃爸和那位妈妈最初的担心都没有错,如果成人介入(传播知识)的方式不对,是有可能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比如孩子拼搭时,和图纸不同就坚决认为是孩子不对,或者涂鸦时一点儿也不允许孩子自由发挥。但盲目过度的自由发挥,也并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施塔姆说:“所谓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运用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整合输出与众不同的信息。”这句话拆解下来就是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通过“信息输入”、“信息理解”和“信息输出”三个过程来完成的。其中“信息输入”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就比如那位妈妈家从来没玩过乐高的孩子,他都没见过乐高拼出的成品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该怎么拼插,不会玩当然就觉得没意思了。而当妈妈给他做了示范,并且也教给他基本的拼接方法后,他在这些技能的支持下,才能开始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而女儿,虽然因为娃爸的反对,晚开始学习知识几年,但还是因为我喜欢古诗词,喜欢文学,而引导着她背了不少诗词。她一年级时写的小诗,也没有表现出她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影响。
乐高|“学习”会破坏孩子创造力?其实,是家长做错了
文章插图
老二暄暄2岁多开始识字,5岁学完拼音,然后就开始自己看带拼音标注的连环画书了,接着是像《夏洛的网》这类的十几万字的纯字无图的儿童文学书,三年级读完《西游记》,五年级开始读四大名著的其余三部,尤其喜欢《红楼梦》,并且爱上了写旧体诗。暄暄上小学六年级时,诗已经写的有模有样了。
乐高|“学习”会破坏孩子创造力?其实,是家长做错了
文章插图
如果大量知识输入就会影响想象力的话,学了那么多东西的暄暄,又怎么会写出诸如“云影遮楼月遮塘”这样富有想象力、优美又有意境的诗句呢?
儿童学习和发展研究的领导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说:“孩子探究世界,然后逐渐掌握世界和事物的规律,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他们才有可能发现多种的可能性,想象不一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们也就没有想象、创造的依据。”
暄暄能写出那样充满想象力的诗句,更多还是得益于她从小进行的大量阅读,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又是因为她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并且有一定的汉字储备。没有这些做支撑,她的想象力不会有那么美好的呈现。
所以,知识跟想象力并不是对立的,一定的知识储备不但是激发孩子想象力基础,还能进一步促进它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3
那么,成人介入引导时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给孩子支持,且不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首先,让孩子学习适度水平的知识。
比如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让孩子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她们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山上的鸟没了~路上也没有人~”,对于孩子来讲就是好理解的。但如果让一两岁的孩子背诵“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对于他们来讲就不适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