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上市|蚂蚁的出路与监管的边界:蚂蚁为什么要拆?是不是必须增资?( 六 )


因此 , 银行自建风控的可能性极少 , 蚂蚁又不能全部输出数据导致客户流失 , 两者的矛盾基本是个死结 , 很难找到解决方案 。 蚂蚁放弃联合贷只做纯数据化的助贷 , 即使银行肯做也会因风控不合规而被监 管部门限制 , 因为这种方式会让监管部门担心风险大面积传导给未设防的银行 , 绕过30%的联合贷款出资约束 , 监管仍有使用更多的工具来加以约束 。
二、蚂蚁十六字监管方针背后的涵义
11月2日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 蚂蚁集团当天晚间表示 , 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 , 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 , 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 , 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
“稳妥创新、拥抱监管” , 这个属于大方向 , 言下之意一是发展要慢 , 余额不能达快增长 , 二是要被严格监管 , 在审慎的状态下按监管的各种规则运营 。
“服务实体”显然针对的是蚂蚁迅速增长的消费信贷余额 , 监管最关心的小微经营性信贷 , 蚂蚁做得还远远不够 。 未来严监管下 , 要求蚂蚁压降消费贷款余额 , 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绝对值 , 这将给蚂蚁的业务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 消费贷款余额的压降、叠加经济下行 , 将使蚂蚁消费信贷的不良率迅速上升 , 而小微企业信贷受困于经营性信贷变量多、生态影响力不足 , 很难在短期内给蚂蚁带来增量与巨额利润 。
“开放共赢”看来是针对蚂蚁的数据垄断 。 美国在2010年颁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中就明确表示银行有责任向用户提供详细的财务记录 。 欧盟通过的《数据保护总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扩大了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 , 各金融机构被强制要求向用户和用户指定的第三方提供个人财务的有关数据 , 用户享有对个人数据的自由支配权 。 中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与细则来要求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外提供数据 , 但监管对蚂蚁数据垄断倒逼银行显然是有异议的 。 监管倾向于 , 只要客户允许蚂蚁就应该接受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查询、采集客户相关数据的要求 , 这对蚂蚁来说 , 是一个根本不愿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因此围绕是否开放 , 监管、银行与蚂蚁将有长期的博弈 。
三、监管机构的调整对蚂蚁的影响
从地方金融监管局 , 上升到银保监会 , 监管机构的调整对蚂蚁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 地方金融局受地方利益的影响 , 多数会适当照顾跨地区而来的大型机构 , 无论是出于税收还是政绩的考虑 , 监管部门都有主动服务跨地区而来的巨头的习惯 , 并为一些规则的突破提供一些弹性空间 。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力量、行事风格以及监管的初衷 , 跟长期坚持审慎监管的银保监会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