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大冒险|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父母的不当养育毁掉的,这些坑你踩了吗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专注力太不好了,玩玩具只能玩一会”、“坐不住,老师说上课特别难管”……
孩子的专注力一直是父母的重点关注问题,但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不仅胡乱给孩子贴标签,甚至日常生活中还成为了毁掉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
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专注力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言,影响极其深远,决定着成绩以及做事的效率。
再加上近几年各种思维训练机构接踵而来,打着“专注力不好,可能毁了孩子一生”的旗号,让很多父母产生了心理压力。
殊不知,专注力不好可能并不是孩子的问题,都是被父母的不当养育毁掉的,很多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文章插图
不要以为这是谬论,看一看以下这几个场景,是不是在你身上发生过。 以下这些坑你踩了吗?
1、强行引导
“你看妈妈怎么做的?这才是对的,就应该这样。”
孩子正在玩玩具,只要看见孩子出现不合乎常规的玩法,就会强行引导,不管孩子是不是在思考,就要把自己觉得对的观点说出来。
结果就是,孩子过分依恋家长,而后对于有一点困难的玩具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做错,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自己一个人玩耍就难以保持专注。
文章插图
2、不断催促有的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像自己一样反应迅速,尤其体现在出门之前,急急忙忙给孩子穿衣服,抓着孩子就往门外走,一边拉扯一边催。
如果父母真的出去了还好说,但往往就是动嘴说说,孩子就越来越磨蹭,做什么事看似专注,实际上精神很紧张。
3、突然打断
因为过于关注孩子,父母经常会在孩子已经开始独立游戏或者独立玩玩具时在一旁看着,还时不时地说出一句:“要不要喝水?”、“要不要上厕所?”有的父母还会轻轻抚摸孩子的头。
这都属于干扰,让孩子没办法进入到真正专注的状态,常因为一些小事中断思考的过程。
文章插图
4、错误定义孩子的专注力很多认为孩子能看一小时电视,就说明专注力好,这是极大的误区。
因为电视闪频比较快,孩子的眼睛比较灵活,愿意接受这些闪频较快的节目,才会出现专注的假象。
实际上,当孩子脱离了电视就会精神涣散,时刻寻找同样的闪频,一会玩这个,一会跑开了,表现得浮躁且刻板。
5、给孩子贴标签
只要孩子有一点坐不住就开始焦虑,贴上淘气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还会就此话题在朋友、同事之间谈论一番。
有时被孩子听见了,自暴自弃,真的会用行动验证父母说的是不是真的。
尤其是在建立自我意识的阶段,孩子会照着父母的期望成长,平日里父母口中的孩子就是他自己真实的参照,不管是真吐槽还是装作很谦虚。
文章插图
孩子的专注力,与成长环境也有关训练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还是要从家庭环境入手。
比如父母回到家就会把衣物放到该放的地方,而不是随手一扔,家里的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每次用完从哪里拿的就送回到哪里去。
井然有序的环境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基础,没有哪一个人,能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下做到井然有序。
不仅如此,父母应该学会检查家里的玩具是否过多,是不是有一些已经很久不玩的玩具还遗留在筐里。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起来要玩”,这样的想法虽然是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但并不能让孩子知道玩具每次只能拿一样。
就像上课一样,一次准备的教具不超过4种,剩下的都要收起来。
专注力也可以在家训练
要说训练专注力,没什么比游戏更好的了,但父母又缺乏时间和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时寻找参考很重要。
文章插图
给大家推荐我给孩子买的《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它集合了孩子喜欢的迷宫、连连看,数学思维、以及综合思维4册。从多种感官出发,带着孩子进行推理、判断、计算,不断地在和书本的互动中探索新知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聪明|这3类孩子多半是“假聪明”,长大反而没出息,家长别瞎高兴了
- 孩子|这4种家庭是公认的学霸家庭,孩子多会有大出息,赢在了起跑线上
- 父母|家有懒妈妈,对孩子影响没想到这么大,宝宝:我承受了太多
- 乳汁|从小喝“母乳”和不喝“母乳”的孩子,长大后差别太大了
- 霍思燕|一胎生娃大出血,二胎生产“孕婴公益献血联盟”全程保驾护航
- 月子|新生宝宝第一个月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大全
- 霏儿|“外卖宝宝”长大了!出生6个月就住在爸爸外卖箱的小女孩笑容依然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