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小学,发现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该不该打( 二 )


■网友的回复
从一个小学老师的角度来答一下吧。
班级在一二三年级均发生过个别失窃事件,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不一样,犯错原因不一样,因此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大概6岁,遇到了更多的同学,也算是正式进入了一个讲规则的环境,但此时孩子的规则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于是有一个同学拿走了别人的好看的水彩笔。很快,那个拿走别人东西的同学被找到了。他把东西拿给我时有点迷茫,也有点紧张。我很温和地告诉他“这盒彩笔是‘别人’的,不是‘你’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再喜欢都不能拿。”他点点头。我没有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因为他不一定能听懂。只告诉他“自己东西”和“别人东西”的区别,然后该怎么做。另外,我争取了家长的帮助,让他们在耳旁也时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概念,偶尔再犯也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毕竟,接受一种新的观念是需要时间的。当然,他之后也没有再犯过。
二年级时学生大概7岁。此时已经比较懂事了,因此在另一起失窃案发生后班里有了“某某是小偷”的论调。我依然是私下教育那个同学,只是比较严厉:“老师平时跟大家说得很清楚‘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喜欢都不能拿’,这是我们的规矩。你破坏了规矩就要受到惩罚。首先亲自把东西还给同学。然后写一份检讨,写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拿别人的东西,以后会怎么做。”在班级里我公开强调:“有些同学是一时没有管住自己的手,但那不是‘偷’,更不能说人家是‘小偷’,那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大家也应该给那个同学改错的机会。”小孩子们还是很听话的,偶尔有人又开口“小偷儿”旁人还会提醒他那样不礼貌。
三年级时学生们大概8岁。这时犯错原因基本就是两点:一、社交需求。二、纯粹不听教育。
在他们的社交圈里常常会讨论最新流行的玩具、游戏、好吃的,很多时候是需要一定量的的金钱支撑的。但很多孩子的家长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我可以给你买最好最贵的学习用品,你其他的需求我觉得合理了也绝对给你买最好的,但是我不能给你其他钱,因为我不想让你去买那些无用的东西。这样就导致很多孩子囊肿羞涩,但他们又迫切的需要在自己的圈子里找到认同感,实在忍不住就打了商店和其他同学的主意。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将孩子和家长一起叫来谈话。我会告诉家长这种事情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他们,毕竟孩子此时已经有了独立的需要,他们所需求的不一定就是家长所能理解的,但只要不造成危害,那他们的金钱使用自由就应该被满足。当然,这个自由也应该有限额,可以像发工资一样,每周或每月的固定时间给固定的金额,具体金额由家长和学生商量。可预支,但总额不变,花完就没有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这样的谈话之后,让人惊喜的结果就是同类型的犯错在班里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