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

人们的交流总是在一问一答间完成。
就连《论语》这本传世经典著作,其内容也以孔子和弟子们的“问和答”来展示,将伟大地智慧呈现在书本中。
但是孤独症孩子,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刚开始的时候,就连一些简单的回答也不会。
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
文章插图
孩子对话没反应,没有社交霖霖今年3岁半了,2个月之前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和他一起长大的哥哥每天像个小话痨一样,虽然说话还不是很流利,但是当爸爸妈妈逗他的时候,他就不停的和爸爸妈妈对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
再看霖霖,每天安安静静的,有时候爸爸妈妈逗他,他也没有反应。在生活中,对爸爸妈妈的提问和互动,霖霖就像没听见一样。
这不仅让爸爸妈妈感到苦恼,其他小朋友和霖霖一起玩的时候,也无法理解他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霖霖玩了。
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
文章插图
面对他人的提问和互动,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孩子给予回应呢?
怎么进行“是”或“不是”训练?今天,我们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语言训练方法,训练孩子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问题。
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是”或“不是”的回答看似简单,其实能包含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孩子的语言训练初期,学会回答“是”或“不是”,能有效的解决孩子与他人的沟通问题,帮助孩子对他人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需求开始,再到认知、动作等训练。
①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从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入手,当孩子想要某个物品时,妈妈及时地询问:“你是想要这个吗?”引导孩子回答:“是!”当孩子回答“是”之后,妈妈要立即把孩子想要的物品给他。
孩子学会回答“是”之后,我们再训练孩子回答不是。
这时需要用上孩子不喜欢的物品,如男孩子不喜欢洋娃娃,妈妈就把洋娃娃拿出来,问他:“你想要这个吗?”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妈妈就要立即辅助孩子说:“不是。”并且在孩子说了“不是”之后,立即把他不喜欢的洋娃娃拿走,或者藏起来。
当孩子学会回答“是”或“不是”之后,爸爸妈妈就可以随机训练“是”或“不是”的回答了,让孩子真正的掌握如果通过回答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②我们还可以通过“是”或“不是”的回答,来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
比如妈妈可以拿一张沙发的图片,问孩子:“这是沙发吗?”孩子如果认识沙发,就可以回答“是”;妈妈也可以拿着沙发的图片问:“这是汽车吗?”孩子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不是。”
或者训练孩子对颜色的认知,妈妈可以问:“这是蓝色吗?”孩子如果回答:“不是。”那么就说明孩子还没有真正的掌握对蓝色的认知,需要加强颜色的认知训练。
同时,爸爸妈妈还可以带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指着公园的小狗问:“这是小狗吗?”孩子回答:“是。”就说明他认识小狗这个动物啦!
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
文章插图
③“是”或“不是”的回答对动作训练也是有效的。
比如,爸爸蹲着的时候,妈妈问孩子:“爸爸是站着的吗?”孩子在识别“蹲”和“站”这两个动作的时候,也可以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妈妈的提问。
大赛爸爸说:“是”或者“不是”的回答,在语言交流训练中是相对比较简单,孩子也容易学会的。在语言训练初期,我们可以先训练孩子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问题,表达意愿。
而且,看似简单的“是”或“不是”的回答,也能满足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的交流了。
当孩子能很好地掌握这个问答方法之后,我们再循序渐进,进行难度相对较大的语言训练。
爸爸妈妈|语言训练初期,教孩子用“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