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情感忽视”后心理问题很明显


心理|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情感忽视”后心理问题很明显
文章插图
看到这张图片,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父母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是爷爷奶奶带,家里又有农活和家务,很容易忽略留守儿童的看护。碰到爷爷奶奶生病,或者是其它特殊情况,那留守儿童就属于放养状态。
留守儿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父母要外出打工挣钱,子女留在家里也是生活中的无奈。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等将来你想弥补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个年纪了,孩子也不会和你亲。父母应该一个出去打工,一个在家带孩子务农,生活都不容易,可是也不能太苦了孩子,孩子需要父母陪伴成长。
孩子的成长缺失父母的陪伴,会遗留下很多问题,一个网友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现状:
晚上学习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很难受!其实有时候不是留守伤害巨大,而是留守的孩子从小被告知要懂事,所以不会主动向他人倾诉。可怕的是,自己的父母除了保障基本的生活外,不会给你多一点的关爱,留守缺爱才可怕。现在上大学了,也成了别人口中那个十分优秀的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多可悲。有时候喜欢一个人都不知道是对他喜欢,还是依赖,是想弥补童年缺失的爱。即使再喜欢,也永远保留一部分,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发现有一点会导致以后伤害自己的可能,便果断地全身而退,哪怕心里是爱着他的。总被说脾气很好,不会轻易向他人发脾气,也从不会任性,因为知道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最可怕的是你知道父母本该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与他们之间有个难以消除的隔阂,哪怕自己会很孝顺,但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和他们永远不可能那么亲近,永远有着距离感。这些应该是在一次次失落中,不再期待,在一次次想要告诉父母自己不开心时,却被从小告知父母不容易,要懂事的压迫中闭上了嘴。
心理|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情感忽视”后心理问题很明显
文章插图
留守儿童长大后存在的心理问题
没有安全感;凡事靠自己;压抑自己的情感表露;不敢奢望爱情,像顾城的那首诗“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都会存在很大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理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过去而消失。童年时候的留守更像是一颗埋进他们人生里的隐形炸弹。
心理|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情感忽视”后心理问题很明显】没有安全感
当初缺失的安全感,特别是来自母亲的安全感。所谓的安全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而是当你受到抨击、否定、伤害之后,可以抱着母亲哭诉,有个疗伤的地方。之后再重新恢复振作起来,有勇气重新再来探索周遭的环境。而不是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自己一个人找爷爷奶奶哭诉,或是自己蹲在角落哭泣。长此以往,慢慢形成了敏感的性格,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不爱说话,有什么事情总是憋在心里。
作为一个从六个月就离开父母到15的留守儿童,我感觉有太多问题,心理沟通交流上不相信任何人,不亲近父母,不敢相信有人会爱自己,没有所谓的闺密,心里最重要的人是奶奶。我跟我父母住在一起一年,始终心里隔着一道厚厚的墙,没有办法改变。
下意识地远离父母
俗话说:“日久生情!”留守儿童长期没有跟父母待在一起,跟父母是没有太多感情的,也不知道怎么跟父母沟通,没法自然地向他们撒娇做一些亲昵的事,没有安全感不会表达自己情感。甚至会觉得父母在自己小时候对自己漠不关心,当自己独立后又急着来验收成果的人,会不自觉地远远躲开。
从小父母外出打工,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我来到他们在的城市工作。二十年的隔阂,对我来说,他们就跟陌生人一样,只有道德的束缚告诉我,是他们生养了我,我应该孝顺他们,我尽量尝试跟他们一起生活,可是每周一次的见面对我来讲就像是煎熬,像完成任务,我硬着头皮去对他们笑,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每次离开的时候就跟逃出牢笼一样。我已经26岁了,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却依然像一个6岁的小孩一样感到害怕,感到陌生和无助,想要逃离,远远地逃离。
工作后,他们总是说跟我在一起很幸福,我笑了,他们以为我认同。出门逛街,积极付钱;发了工资,积极给钱;生病了,积极花钱,他们就会很高兴,夸我孝顺,我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啊!是的,这是我该做的,却不是我想做的,为他们花的每一分钱,我都是违心的,但我不会说一个不字,因为,我欠他们的只有钱,没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