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微软 笔记本 surface lapt
手机云服务相对于第三方网盘的优势在于能够给予用户极致的便捷 , 省去迁移、挑选、上传“资料”的时间成本 , 软硬结合的方式体现了能力上的深度协同 。 相对于百度网盘降低下载速率的“硬裹挟” , 手机云服务的“软捆绑”更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
除此之外 , 从手机云服务切入云储存领域 , 在定价策略上更加灵活 , 可以撇清第三方云盘培养的免费观念 。 目前手机厂商的免费额度大都只有5GB , 扩增空间的单价远高于第三方网盘 。 比如苹果i Cloud2TB的扩容为68元/月 , 百度网盘5TB只需18元/月(包含2TB免费额度) 。
以便捷为主导的体验感 , 不仅为苹果“圈定”了大量的“果粉” , 还为其创造了巨额营收 。 华为在网盘关闭后 , 也在个人云消费端展开了布局 。 腾讯微云转向为QQ提供云服务后 , 并没有后续 , 但随着微信成为主流社交软件后 , 也开启了微信云储存的收费规划 。
手机云服务与第三方网盘服务收费模式的巨大反差 , 可以归咎于第三方网盘对于登门坎效应的
登门坎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 这种现象形容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 , 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 , 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 , 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 该心理学效应后来多用于推销、管理等领域 。
对于大部分面向消费者的单边平台而言 , 其盈利模式的搭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跟用户讨价还价的过程 。 就云储存领域来看 , 平台通过免费提供带宽或者优质的使用体验 , 获得了用户的初步认可 , 之后再通过溢价售卖储存空间就成了顺理成章 。
而直接在速率上向用户提要求 , 就会导致用户的反感 , 最终不利于后续的发展 。 除开手机云服务的市场竞争 , 其空有垄断地位却无垄断权利和垄断利润 , 就是百度网盘的真实写照 。
如今 , 随着整改需求的下达 , 速率会员制的盈利模式受到
蜜糖还是砒霜 , 百度并非云盘不可综上所述可知 , 百度网盘在第三方网盘领域一家独大并非拥有核心竞争力 , 而在于第三方网盘的盈利空间并不足以吸引巨头争夺 。 一旦
阿里云盘自2020年10月内测 , 2021年3月高调启动公测 , “不限速 , 就是快”
阿里进军云盘的目的很明显 , 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明面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 , 其他业务不仅要为阿里云让步(比如钉钉放弃单独上市的机会并入阿里云) , 还要为阿里云的畅通创办业务 , 阿里云盘就是被创造的业务之一 。
阿里云的目标是企业用户 , 而阿里云盘作为辅助自然就是为企业员工这一类群体量身打造 , 以此来完善阿里云的To B生态 。
网盘的用户大致分为两种 , 一种是将网盘作为文件中转站 , 另一种则是常规用户将其作为储存 。 前者对带宽速率要求要高 , 后者因对网盘使用频率少可以一定程度忍受较低的下载速率 。
不同于百度网盘的广撒网 , 阿里云的目标群体以第一种为主 , 精准用户的特点在于愿意为网盘付费 , 群体虽小但却能保证支出和收入均衡 , 甚至还有盈利可能 。 但无论盈利与否 , 阿里云盘承载的角色定位足以推动阿里进军云盘 。
因此 , 百度网盘要想
对于储存空间较大和下载速率需求度较高的用户 , “加码满足” , 甚至可以根据其行业对文件的需求度不同 , 定制不同的云盘服务 , 此实现高溢价收费;而对于普通用户 , 则通过做任务的方式下方储存空间福利和下载速率福利 , 进一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保持网盘活跃度 , 确保自身的超强地位不受到影响 。
网盘活跃度并非指用户之间的互动 , 而是确保用户在资源站的活跃度 , 这决定了百度网盘生态的稳固性 。
阿里云盘推出后哪怕不限速依然无法吸引大量用户 , 危及百度网盘的地位:其一在于用户的迁移成本较高 , 在限速时代迁移就需要先购买百度网盘会员 , 其二就在于百度网盘生态稳固 , 资源站默认百度网盘优先 , 甚至无法支持阿里云盘 。
稿源:(摩根频道)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1954b42021.html
标题:微软|网盘的“错与乱”(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