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网易退出的不是双十一,退出的是传统电商大促思维( 二 )


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只有5000万成交额。到了2010年,双十一以17倍的迅猛增长使得淘宝商城的交易额翻了4倍。2011年的双十一以259%的销售额增长换回天猫商城全年233%的销售增长。到了2012年,双十一以468%的增长换来天猫全年341%的销售增长。
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在2013年,双十一交易额90%的增长可以换来天猫年度交易额100%的增长。这说明双十一已经初露疲态,和天猫全年销售额的增速差距开始缩窄。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14年,当年的双十一交易额58%的增长换来天猫年度交易额68%的增长。
此后双十一的带动作用每况愈下。到了2015年,双十一交易额的增幅甚至开始超过天猫。年双十一交易额60%的增长,就只能换回天猫年度交易额43%的增长了。此后每况愈下,从2016年至2019年,双十一交易额的涨幅已经和天猫年交易额的涨幅维持在3%-4%。
而传统双十一大促之所以失去效力,源自于:
天猫|网易退出的不是双十一,退出的是传统电商大促思维】1) 大促变成了电商平台用来营销和批发流量的工具,不再是真正的促销节。从双十一的套路越来越多、商家先涨价再打折的案例越来越多,阿里也更多强调新品首发而不是促销打折,大促活动已经变成了品牌和平台的营销活动,而不是消费者的促销节。
2)随着传统电商的流量和营商成本越来越高,留给消费者的让利空间越来越小。随着抖音快手纷纷自建电商,传统电商的流量增长难度越来越大,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传统电商的营商成本越来越高,反馈到商品价格上,就是大促难以实现真打折的初始目标。
3)从性质上看,大促和价格思维的本质是“货为先”,是为了提高交易额而制造出来的营销手段,旨在用营销、特价等手段来刺激需求。因此,中国品牌的崛起、更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随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理性,大促活动的效果必然会逐渐减弱。
03 新电商层出不穷 天天“双十一”才是真正的双十一
传统电商的双十一大促思维的本质是传统的“货为先”思维,试图通过对商品的运营来掌控消费者,因此,是通过人为的“造节”等营销活动来替消费者创造需求,提高平台交易量。
随着电商进入社交时代,电商真正由“货为先”时代进入“人为先”时代!
传统电商的大促思维显然已经过时!
实际上,我们从零售历史的进化迭代中,可以窥见其规律。
一起来看:
大促思维只能应用于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而不能应付新物种的挑战。从零售行业的发展历史上看,大促等价格战思维只适用于相同模式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中,在双方的购物模式、核心客户群高度重合的情况下,价格成为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唯一要素。
但当零售行业发生了模式迭代,面对新物种以新模式入局带来的挑战,大促思维就变得不再有效。
例如,在沃尔玛开始全美国开始发展挑战各地的百货店时,沃尔玛作为连锁超级市场的供应链管理、溢价能力和品牌效应,建立在美国汽车大普及的时代,本地杂货店尽管也试图用降价甚至亏本促销的方式来应对沃尔玛的冲击,但沃尔玛的规模效应带来的“天天平价”体验,却最终赢得了竞争。
究其原因,沃尔玛通过供应链管理和精细运营,从而规模化控制了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在当时,百货商场的毛利率高达50%,沃尔玛做到了长期只需要15%。因此,尽管这些百货商场通过短期的亏本促销来应对沃尔玛的竞争,但这些百货店没有意识到,价格背后是模式竞争,沃尔玛的连锁超级卖场模式已经是全新的物种。
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上。当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开始将中关村电脑城搬到互联网上时,线下的苏宁、国美等数码电器商城也曾掀起过反击。
2009年,当仍然亏损的京东以更低价开始对线下数码商城构成冲击之后,曾经爆发过一次线下商城与电商之间关于价格的讨论。时任苏宁总裁孙为民对媒体算了一笔账,尽管连锁零售店需要付出租金,但通过连锁零售店的规模、物流和对厂商的话语权等优势,实际上连锁零售店的成本更低,言下之意是,苏宁电器的促销活动,果然比京东的价格更低。
同一年,媒体探访发现,在中关村电脑城的多个店铺中,店主都会主动打着比电商更便宜的口号向消费者出售商品。
但实际上,线下商场向电商发起价格战往往是空耗弹药,线上电商给消费者提供了更高的便利、更多的选择,线上购物的优势不是价格,价格仅仅是模式现金的体现而已。京东、淘宝等第一代电商对于当时的线下商场来说,正是模式完全不同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