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0年前,那个拼命生下双胞胎女儿的60岁老人,如今怎样了
生育对于一个家庭开始尤其重要,因为中国历来一直有以传宗接代为宗旨的传统,尤其在古代,生育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曾有古语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生育在社会上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不再拘泥于古代的传统思想,但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生育仍然是家庭最大的责任,首先是传宗接代,其次是为了养老,以及传承生命。不过随着女性的提高,女性生育孩子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现在大多数的女性都倾向于发展事业,事业稳定后再生育孩子,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晚育现象。
文章插图
一般说来三十岁已经是高龄产妇了,对于年龄过了三十岁后怀孕生子的孕妇来说需要格外的注意和小心点的养护,而在2010年时就有一位超高龄产妇,在60岁那年拼命生下双胞胎女儿,如今十年过去了,他们过得怎么样了呢?盛海琳与丈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计划生育的年代,他们只有一个掌上明珠,他们倾注了所有的爱在女儿身上,将女儿培养的非常优秀。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们女儿34岁时因意外去世,从此就留下了他们两口子孤独的生活在这世上。
女儿的离世让他们悲痛不已,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是自己花了三十多年精心养育长大成人的孩子,就因为意外,他们再也见不到女儿了,也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声音,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打击和难以承受的痛苦。
失去女儿后的日子异常难过,盛海琳一度陷入悲痛之中,埋怨命运的不公,终日浑浑噩噩,以泪洗面。
一段时间后,盛海琳振作了起来,她想要与命运抗争,想要再次拥有自己的子女,想要听到孩子叫她“妈妈”的声音,于是她和丈夫商量重新生育孩子,在她的不断劝说之下,最后丈夫同意了她的想法,他们开始了再次生育之路。
文章插图
他们决定做一个试管婴儿,跑了无数家医院,见了无数个医生,但是每一个医生都在劝说她放弃这个念头,毕竟她已经60岁了,这个年龄生育孩子非常危险,而且也非常不负责任,首先生育过程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其次就是孩子生下来之后,对于他们现在的年龄来说,培养孩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盛海琳完全听不进去任何劝阻,她执着要重新生育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一个合肥医生的帮助她,最终她得偿所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生育过程极其艰难,因为盛海琳的年龄,因此在孩子出生前她患了多种疾病,最后孩子还是早产出生的,为了生下孩子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所幸孩子还是成功出生,而且很是健康。
文章插图
盛海琳本身身体状况本不适合生孩子,但奈何她执着且有着坚定的信念,孩子成功出世,虽然早产但还是很健康,因此在整个生育过程中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也使得他们原本算是蛮富裕的家庭也变得开始拮据。虽然生活变得相对困难了,但是他们却是无悔的,因为他们又有了两个很重要的宝贝,对生活又有了期盼。为了能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盛海琳开始拼命工作,不断的接讲座,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也为了更好的养育他们的孩子。
文章插图
七十古来稀,一般同是这个年纪的老人大都在过着含饴弄孙,会会老友,每天闲适安逸的生活,而盛海琳夫妻两却还要继续劳碌奔波,打拼事业。如今双胞胎已经十岁了,长得健康又可爱,对于母亲来说他们还很小,还很需要依靠他们,因此她不敢倒下,不能倒下,因为如果她倒下了她年幼的女儿该怎么办,不过即使生活辛苦,相信对于她来说也是苦中带甜吧,毕竟这是她想要的生活,是她的奋斗目标。
文章插图
还好盛海琳夫妻两都是高知识分子,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努力,总能找到获得收入的办法,这也是他们能花费大量钱财高龄试管生女的原因吧,毕竟钱财是支撑家庭生活的基础。如果没有钱财他们再是想生育也基本不可能,没有钱财的支撑,以他们的年龄,孩子生下来的养育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幸即使辛苦,但是他们还是有着自己的事业,还可以支撑孩子的培养。盛海琳高龄产子的勇气非常令人佩服,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如此去做,首先是因为身体原因,60岁身体机能已经下降,在这个年龄生孩子风险尤其大,孩子能不能顺利出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母亲能不能支撑孩子健康出生,母子平安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为了能再次生育孩子,盛海琳简直可以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 教育|老人带娃会发生什么?宝爸宝妈试试这3个办法
- 重男轻女|老人重男轻女,供侄子读书却不供女儿,老无所依,女儿的话太现实
- 恢复|产后坐月子,这些事可不能全听老人言,为了恢复快,别轻易妥协
- 肚子|孩子从肚子里出来的那个瞬间,很多妈妈会有这几种感受,你有吗
- 厌学|厌学,打架,情绪化……那个别人认为的“问题儿童”,一年后怎么样了?
- 现状|还记得那个怀着宝宝却死亡的妈妈吗?123天后生下双胞胎,孩子现状如何?
- 父母|为什么父母心甘情愿被孩子“啃老”,退休老人说出心声,让人感慨
- 孩子身高|老人常说“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真的是这样吗
- 缺点|老人带娃全是缺点?话别说太满,他们带娃的优点有几个父母能做到
- 方法|警惕这5种“文盲式”带娃方法,你家里的老人是不是还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