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传统媒体成了短视频“搬运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几年,如何用短视频的形式做好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各级新闻媒体机构纷纷入驻,一时间,短视频平台上的媒体官方号形成了一股新的信息传播矩阵。
但视频的标准化门槛比图文高许多,即便是专业媒体甚至广电媒体,在接入短视频平台后,仍有不少缺乏原创能力。于是,没有标注素材来源、没有明确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的非专业化操作,也一直存在。甚至有从业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有的媒体短视频号已经成为打擦边球的搬运工”。
的确,目前的短视频内容生态里,长期扮演着版权归属方的传统媒体反倒没有太大的话语权,MCN、KOL似乎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受到用户欢迎。
因此,尽管头部媒体依然是优质视频内容的生产大户,但许多资源有限的传统媒体则面临着视频内容同质化、缺乏原创性等问题,它们在应对移动互联网给出的转型命题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简单梳理了新闻资讯市场上机构之间内容供需角色的转变,试图解析传统媒体短视频“原创难”等现象产生的种种原因。
有生产能力的差距,就会有内容的流通 1998年,新浪网推出新闻业务,此后门户网站与新闻机构的合作蔚然成风。报社、通讯社的稿件经网站编辑之手传播到网上,一种以海量、快速、全面为特点的网络媒体模式由此进入亿万用户的日常生活。
公开资料显示,为获取更多的内容,新浪网寻求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北京晚报》,双方在确立有偿合作的前提下签约;《人民日报》是第二家与新浪合作的媒体,据当时的新浪网副总编闻进回忆,“我们两家一开始就有版权交易,尽管当时付的钱很少。”
之后,各大门户网站纷纷与传统媒体开展“内容打包”合作。当时,传统媒体正处于黄金期,对外表现出包容开放的合作态度。至于版权价格,则取决于当时合作双方对版权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高有低,也有些是基于资源互换的免费授权。
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大型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内容合作日渐规范,版权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一种共生关系渐渐形成:一方面,传统媒体为新兴的资讯平台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持;另一方面,随着2006年7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出台,版权价格大幅提升,而内容版权收入也成为传统媒体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在版权合作逐渐正规的同时,一些小本经营的网站依然奉行着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不署名,不标出处,甚至对搬运来的内容掐头去尾、断章取义、胡乱篡改,这些明目张胆的侵权现象一度泛滥。问题延续到今天,虽然政策环境的优化以及行业规范的加强,使得版权纠纷能够更有效地诉诸于法律,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UGC模式里,营销号依然存在,洗稿行为也时有发生。
传媒行业里,不同形态或不同水平的媒体之间,存在着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的差异乃至鸿沟。向好内容看齐,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准则,因此,这些差距的存在,让内容的流通成为一种必然。
只不过,有的流通是良性的,比如有条件的网络平台通过版权采买等方式获得传统媒体重要内容的发布权;也有的流通是恶性的,比如条件有限但又想快速牟利的平台通过直接挪用等方式获取流量和关注。
新内容市场,传统媒体绝对优势在弱化 5年前,业内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媒体融合乃大势所趋”。但今天,大家都不这么说了,因为媒体融合已经成了一项正在进行的紧迫工作。大部分报社、电视台都开设了新媒体部门,或借船出海,或自建平台,用心将内容放到互联网上,填补旧平台流失的流量,努力在新世界找回场子。
其实,从世纪初开始的报纸电子化、兴办自有网站到“拇指媒体”彩信手机报,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的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无奈内容市场的确配得上“日新月异”这个形容词,现如今,PC端新闻网站渐成传统,电子报、彩信手机报更是早早地流于形式。目前的标配是“两微一端”和短视频。
在移动互联网端,头部传统媒体的创作力依然旺盛,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为代表的央媒和以《新京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依然是内容行业的佼佼者。
但如果将转型的观察视角覆盖到整个媒体行业,例如覆盖到2019年全国仍在出版的1851种报纸,脱颖而出的比例就显得非常低了。许多无力构建自有渠道的传统媒体依然陷在简单地把内容从报纸或电视搬运到移动端的窠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