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李佳琦|杀死双11的,不是李佳琦和拼多多



按关键词阅读: 现代汽车 美国商务部 半导体 起亚 美商务部

来源:运营研究社(ID:U_quan)作者:丰之余编辑:仵静文
今年从 10 月 21 号开始的双 11 已经接近尾声了。
网友每年都说理性消费,但今年双11 还是把淘宝服务器挤爆了。媒体每年都说阿里该焦虑了,但每年 GMV 都创新高。
上个月,做过阿芙精油、雕爷牛腩的@雕爷 发了一篇文章《李佳琦杀死双11》(现在已删稿),文章在业内传得很广,到现在还能看到不少《XX 杀死双11》的文章与之呼应。
@雕爷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今年将是双11 的拐点”。论据是:
被主播轮番“教育”后,消费者已经不在乎五折了。
这观点乍一听挺合理,而且很有爽感,颇有“淘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视感——一手扶持起来的“屠龙刀”(直播),最终砍向自己最大的依仗(双11 )。
事实上,我认同@雕爷 的结论,但不认同他的论据。即便是以他的视角来看,所谓“李佳琦杀死双11”、“拼多多杀死双11”……本质上都是一种颠倒因果的结论。
我认为,双11的“没落”根本就是淘宝的“自杀”。
01双11 必然被“杀死”,或早或晚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同频一个概念 ——
不论是@雕爷 还是本文,所讨论的双11 都是特指阿里的“天猫双11 ”营销活动,而不是泛化的全网大促节点。
所谓的“双11 被不被杀死”,也指的是天猫双11 的兴衰存亡。
再回到正题。为什么双11 每年都创新高,却总有媒体写《几千亿GMV,也掩不住双11 背后的焦虑》一类的选题?
这是严格来说,双11 根本不必谈什么其他人“杀死双11 ”,我们认知里的那种“全民狂欢购物节”是必然会被“杀死”的。
这要从下面两个问题说起。
1)双11 是转移需求,还是创造了需求?
双11 到底是做大了行业蛋糕,还是仅仅积压了平时需求,然后在双11 释放?
这要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做大蛋糕、创造需求。
咱们来看一些数据和历史事件。
第一个是过去 12 年互联网的里程碑事件:
2009 年 3G 网络牌照发给移动联通电信;
2010 年 iPhone4 开启智能机时代;
2011 年手机淘宝上线开始运行;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 PC(PC 仅为3.8亿);
2013 年底,4G 开始推广;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底手机网民数量9.86亿,占整体网民99.7%。
第二个是近十年手机购物用户规模以及使用率。
李佳琦|杀死双11的,不是李佳琦和拼多多
文章插图

第三个是天猫双11 近十年的销售额和同期增长率。
李佳琦|杀死双11的,不是李佳琦和拼多多
文章插图

以上三份材料得到的结论分别是:
第一,过去 12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迅速发展,但 2020 年差不多达到 10 亿规模,几乎触顶;
第二,2011 年到 2016 年手机购物用户飞速增加,以每年超过 10% 的速率增长,随后开始放缓;
第三,双11 早期的快速增长速率,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是基本吻合的。
当然,仅靠这些粗略数据,还不能充分论证「双11」 和「网购用户规模」之间的双向促动关系。
但作为亲历者,我是见过早期“双11 的人传人现象”的。比如和同学、朋友安利双11 五折真的便宜;炫耀般地向父母辈分享网购便宜省钱的经历……
所以,我们可以粗略地得出这个结论:
早期的天猫双11 ,既囊括了原有的 PC端用户,又拉了更多“非网购用户”进来(靠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可以说是「创造」或者说「激发」了一些需求。
但,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天猫双11 的参与规模已经逐步逼近人口天花板;同时,其竞品(京东、拼多多、苏宁等)也在逐步成长。
于是,双11 开始从第一阶段的“增长红利+创造需求+积压平时需求”,过渡到第二阶段的“疯狂挖需求+积压平时需求”。
当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具体在哪是很难确定的,但也没必要细究;因为,无论你是否知道分界点到底在哪,只要看看这两年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就能很自然地认同“现在双11 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这一结论。
李佳琦|杀死双11的,不是李佳琦和拼多多
文章插图

2)天猫双11 在第二阶段,会产生哪些问题?
在「第二阶段」,天猫双11 会从根子上消耗用户对它的低价认知,说白了就是「自掘坟墓」。
第二阶段核心问题是“吃不到移动互联网红利”了,用户规模增长困难。但对阿里来说,GMV 不能不涨啊。


稿源:(i黑马)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09540P2021.html

标题:李佳琦|杀死双11的,不是李佳琦和拼多多


上一篇:移动物联网|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到13.6亿

下一篇:双十一|双11最全购机指南:手机、手表、电视一网打尽,价格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