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隔离时代,人脸和指纹识别如何“不失灵”?( 二 )


人脸识别|隔离时代,人脸和指纹识别如何“不失灵”?
文章插图
图片源自Adobe Stock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的聂泽东团队代表在2020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论坛上表示,指静脉识别与指纹识别相似,都需要被识别者将手伸到图像采集设备中才能获取图像,属于主动认证,不同的是它无需接触即可识别,借助已有的广泛建立的指纹识别用户习惯,推广静脉识别优势巨大。
“不过目前静脉识别产品还面临着成像和准确率的问题,3D旋转和手指偏移都会造成识别问题,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也会对其造成影响。”聂泽东团队代表说。
不过这并不妨碍静脉识别市场的增长,相关报告预测,到2020年静脉识别的市场份额将从2015年的2%上涨到 8%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
除静脉识别之外,根据GIA的预测,2020年到2027年全球虹膜识别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8%,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语音生物识别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
多模态融合是未来趋势
“从易用性、变化性和安全性来讲,不同的生物特征各有其优缺点。以指纹、静脉、人脸、虹膜比较。指纹和人脸识别的精度远远低于静脉和虹膜。我们预判将来多模态生物融合将越来越多。例如银行业务的办理从最早的授权智能卡,过渡到指纹加智能卡,往后继续演变成指纹加面部识别,也可以能是指纹加虹膜。”刘浩雷说。
同传感器融合趋势一样,基于各种传感器技术的生物识别,也在走向多模态融合。
或许,这才是疫情当下乃至疫情之后,生物识别的真正“重塑”。
文中未标注图片均来自兆易创新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