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操作类的课,可以操作一遍给学员看,流程和标准都顺带就展示了,最多再提供一些素材和手册当工具。
但是认知类的课,很难展示给学员。大多数认知类的课,都是知识点的堆砌,很少有人给出思考流程、判断标准,更别说给工具了。
对于认知类的课来说,各种思考框架就是工具,比如波士顿矩阵,人才盘点九宫格。
而但凡是给了思考工具和判断标准的认知类课程,基本上都是爆款课,比如DISC的课程、星座相关的课程。
3. 标准化对个人成长的启示你要努力成为一个定标准的人,而不是一个用标准的人。
公司前段时间招了一个课程品控,从某知名K12平台出来,你知道,大公司标准化很完善的,在那里每个环节都有非常确定的业务流程和标准,刚到我们公司的时候,他很不适应,问我有没有标准,我故意说没有,这个流程和标准,要靠你来定。
其实我们有,但我不想他一来直接套用前人留下的标准,这对理解新公司业务,对他个人能力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文章插图
很多大公司出来的人去到创业公司,往往很难适应,甚至有些人能力还不如小公司出来的员工。
因为大公司的一切都完善了,你原有的成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平台和系统,脱离这个系统,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无力。
没有标准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别人定的标准固然可以提升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但对你个人的能力提升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而且AI足够发达之后,为什么要把用标准执行这样的事,交给会受情绪波动影响的人类来执行呢?
机器就可以搞定啊?比如以前视频审核都是人工审核,现在已经变成一半AI,一半人工来审核了。
“定标准”的人,永远强过“用标准”的人。你想成为用标准的职场工具人吗?
作者:谢金钟,微信公众号:谢金钟(ID:xiejinzhong2021),拆解产品、营销、运营底层逻辑。
本文由 @谢金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0Y511942021.html
标题:ppt|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学会标准化(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