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二 )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再也不会动不动就对她“心软”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养女儿,就要对她狠一点。现在想想,简直说得太对了。老大6岁的时候,我想着给她培养点兴趣爱好,不求学得多精,只求有个一技之长。结果报了个跳舞班,小家伙学了一段时间就回家哭,嫌太苦、太痛、太累了,死活不肯继续学。我和她爸,心疼她一个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要吃这么大苦,也就没坚持。后来给她报了个书法班,结果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了了之。直到最后,也没学会一项特长。有次儿童节,她们班里举办表演活动,很多同学都上台参与了表演,女儿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时候我就感觉到了她的羡慕和失落。有了老大的教训,老二的兴趣培养这块我狠心多了。老二5岁的时候被轮滑吸引,自己吵着要学轮滑。当然,跟她姐姐一样,学了没几天,摔了好几跤以后,她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上轮滑课。但这次我没有心软,而是风里雨里陪着她一起坚持。有时候看她训练,摔得青一块紫一块,说不心疼是假的。但我还是逼自己“心狠”下来。渐渐地,随着训练越来越熟练,老二从一开始的抵触抗拒,到现在乖乖地跟着我按时去上课。尤其上次儿童才艺比赛中获奖以后,她更是在轮滑上自信心爆棚,整个人也更乐观更积极了。现在想想,面对老大我们总是嘴上说着“尊重孩子”,这看似很开明,实际上对孩子却是一种伤害。虽然孩子逃过了眼前一时的辛苦,但在成长路上却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遗憾。父母若纵容孩子随便放弃,那么孩子一生也无法学会什么叫坚持。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有任何托付心态在家庭教育中,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父母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师,自己就能彻底解放了。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心态。可孩子的教育,哪有那么简单啊!我以为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就好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教育老师给不了孩子,只有父母能给。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得体的教养……这些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榜样作用来引导。印象最深的一次:老大正在写作业,我当时刚下班回家,就想着瘫在沙发上玩会儿手机。她看到了,就立马蹭到我身边来,跟我一起看视频。我怼她:“赶紧写作业去,又想被老师批评是不是!”谁知道她一脸不以为然地回怼我:“就知道叫我做作业,你自己怎么就这么舒服的玩手机呢?明明你刚刚还说了,你的工作没干完的!”我们总以为孩子上学了,有老师的指导就够了,殊不知除了学校之外,家庭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阵地。我想起曾在网上看过的,一位妈妈的留言:“我孩子学古筝的时候,年纪太小。上完课,她很快就忘了老师教了啥。我得先替孩子学会了,指法练得比她还标准,这样才能复刻老师课上的内容。孩子在科技培训班里学了制作飞机,我得跟她一起想办法让飞机飞到蓝天里。孩子学火车相遇问题,我就要跟她一遍一遍在客厅里来回‘相遇’。这叫跟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做作业,我也不能闲着。我得去看书,看报纸,考各种职称证书。我必须‘鸡’自己,潜台词是:看看妈妈也很努力,你也必须努力。这叫给孩子打样板。”是啊!我太天真了!要想教育好孩子,光靠老师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靠的是父母。孩子就如同干瘪的海绵,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家庭生活环境、家长们言行举止等等方面给予他们的影响。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那些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付出、点点滴滴的陪伴换来的。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反思|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女儿,我再也不会踩这4个坑
文章插图
黛安·伦曼斯有一首小诗写到: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我会先建立自尊,再决定盖房子。我会多用手指来画图,少用手指来指。我会少教训多沟通。我会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我会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可是,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教育孩子也是。我已经留下了那么多遗憾。只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在还来得及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日子,好好珍惜,不要偷懒。做父母,是要不断努力的。千万不要在最好的教育时机中,把撒手不管当成了静待花开。点个赞吧,与你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