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很多孩子在童年时,都曾有过恐惧的情绪体验,他们可能会害怕黑暗、昆虫、噪音、宠物、陌生人等等,如果小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情绪排解,长大后这种恐惧心理会一直持续下去。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所以,作为家长,当你发现孩子有恐惧情绪时,正确的帮他排解非常重要!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跟孩子说:
“有什么好怕地,不怕不怕,我们要勇敢”
“你真是个胆小鬼”
“别给我装,快点走”
甚至当孩子去抱妈妈的大腿时,被妈妈一把推开,生气地说“别弄脏我的衣服了”!
你的这种做法不仅起不到安抚作用,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增强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我们先来分析下,孩子为什么会害怕,这有助于你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
1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分离恐惧,害怕陌生人、去怪的物体、大声的噪音、高处等等。
2~3岁,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会害怕动物、黑暗、孤独,对身体上的擦伤感到害怕。
4~6岁,孩子常常害怕巫婆、妖怪、鬼魂等幻想出来的人物,以及闪电和雷声。
小学时代,孩子会害怕被拒绝、过马路、生病、受伤、死亡等等。
还有一些恐惧,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比如说经常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说“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一针”“再不听话,就让收废品的把你收走”“再不听话,妖怪就要来抓你了”……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所以,当孩子一想到警察、医生、收废品的、妖怪等等,就会害怕。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在草坪里面玩,突然有一只大狗跑了过来,把孩子给撞倒了。可能这只狗只是想跟孩子玩,并没有叫、也没有咬,但孩子被撞倒的那一刻,就会让他对狗产生恐惧。
在这之后,孩子无论看见什么样的狗,都会想象到当时被撞倒的情景,然后开始害怕。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当孩子感到害怕时,无论你对孩子说“要勇敢”,还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正视恐惧,熟悉了如何与恐惧相处,才能够真正地摆脱恐惧,完成从害怕到勇敢的蜕变。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允许孩子害怕,给予孩子安全感
害怕本来就是人之常情,我们成年人还有害怕的时候,更别说是孩子了。当孩子说害怕时,妈妈应该正视孩子的话,并对他说:“妈妈小时候跟你一样,也害怕,这是很正常的,大多数小朋友都会害怕。”
当孩子的害怕情绪被接纳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放松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因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会害怕。
第二,允许渐进,让孩子慢慢成长
有些孩子对一些特定的事物、特定的人物比较敏感,尽管在别的地方很勇敢,但遇到这些事情和人的时候,马上就会害怕起来。这个时候,有些家长就会强迫孩子,去直面这些恐惧,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消除恐惧,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恐惧的形成也许是一瞬间的,但消除的过程却是漫长的,我们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耐心陪伴孩子,等待他的成长。
妈妈|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时,你的反应很重要,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第三,和孩子聊恐惧
比如孩子怕妖怪、怕鬼魂、怕巫婆、怕大灰狼等等,这些人物可能都是孩子想象出来的,你可以让孩子把这些人物描述出来,并赋予人格特征。把这些孩子认为可怕的人物,描述成善良的人物,用温柔的语气讲出来。
因为有些东西,如果藏在心里,就会一直害怕,但讲出来以后,反而慢慢地就不害怕了。
平时生活里,一定不要人为给孩子制造恐惧心理,比如警察来抓你,妖怪来了等等,尽量不要给孩子制造紧张的情绪,否则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偶尔也可以跟孩子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比如当时最害怕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假的等等。
用正确的方法,给足孩子时间,慢慢的孩子就变得勇敢起来了!
关注“”,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