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为什么在班上学习很好的,大多感觉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

这个词很多人不喜欢,因为或多或少的含有贬义!作为一名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感受颇深。今天,我想为老实巴交的孩子正名,要为老实巴交正名!“老实巴交”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好品行。越是到高年级,越明显的能看到这种现象:看起来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木讷的孩子成绩反而越高,这是事实。
李大钊|为什么在班上学习很好的,大多感觉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
文章插图
这样的孩子更专注于学习一个人在专注的思考一件事的时候,他心无旁骛,目中无他,专注于学习的孩子,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不论是数理化还是史地生,专注力在学习上,他就没有了“见什么看什么、遇什么说什么”的行为表现,所以看起来似乎对身边很多事情漠不关心,有点傻傻的。看不到同学谁穿了新衣服,听不到谁和谁在讨论八卦,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他真的不知道。
这样的孩子有足够的思考力看起来机灵聪明的孩子,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嘴快脑子快,伶牙俐齿,有一种观点说他们是在“刷存在感”,也许也有道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大脑如同一张硬盘,内存都是有限的,如果总是把自己的脑力用来“伶牙俐齿”,那思考的时间就被压缩了。多说一句,很多大人在孩子小时候,总是愿意让孩子多说话,处处表现自己,往往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习惯性的把很多精力用来应对人与人之间的简单交流,而不习惯去深度思考。
这样的孩子有定力记得我的孩子五年级时,参加乐高比赛,比赛内容是用乐高设计一架天平,并量出50克绿豆,限定的时间内比较精准度。我的孩子是最后一个完成的,其他孩子提交任务十多分钟之后、比赛时间的最后几分钟,他才完成任务,我在场外十分焦急,但是孩子异常淡定,最后他拿了金奖。事后,他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精准一点呢?用时少又不占分数。
李大钊|为什么在班上学习很好的,大多感觉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
文章插图
这种孩子,看起来老实巴交,他的内心很淡定,面对成绩的波动,同学们的竞争,往往更有自己的规划。班上学习好的孩子给人的感觉“老实巴交”,有两个原因:一是学习好的孩子本身的个性因素,让人觉得“老实巴交”;二是旁人的主观因素,只看到这些同学身上的某一侧面,或仅看到某一个时段的面貌。学习好的孩子一般喜欢静,喜欢思考,能坐得住,个性沉稳,定力好。
这些孩子对于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木讷,呆头呆脑。所以,给人感觉“老实巴交”。这些孩子的老实巴交一般表现在:上课老师讲课或自习作业时老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专心作业,心无旁骛;课间同学打闹时显得老实,因为他在思考问题,或继续整理课堂笔记,或做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午休或晚休时间,他很老实,因为他正在回顾课上的学习内容,或者正在休息,为学习养精蓄锐,积蓄精力。
还有其他让老师生气或违反纪律的事情上,他们比较老实,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事不该做,做了对己对人都无好处。在这些孩子身上的老实巴交实际是一种在学习上的认真、踏实、勤奋、刻苦,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律、严谨、积极向上;当然也反映着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负责意识。对于这些孩子“老实巴交”的评价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也是肤浅的。其实,这种“老实巴交”可能是一种假象。
李大钊|为什么在班上学习很好的,大多感觉都是老实巴交的孩子?
文章插图
如,听老师讲课时,他平静的外表下,大脑是活跃的,这时他们是思想上的斗士,知识的收割机。旁人都被“老实巴交”的外表欺骗了,被他们气定神闲地自信欺骗了。和他们相反,有些同学,有时看似很活跃,而实际上正是需要他平静、老实、专注做事的时候。这种活跃实际是一种坏毛病,是一种坏习惯,对人对己都是有害无利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傻皮傻作”,这是我们不提倡的。
故事分析:我没教过初中,但上过初中高中,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发展得好的都是那些在班上学习很好的,而且感觉老实巴交的孩子。还记得高中时我们班的第一名,每次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他都是当场提问,及时解决,如果在课后有问题,也是及时消化,从来不会留到第二天。平时下课的时候,他也会和我们一起玩,但是非常有分寸,从来不会说像我们一样追追打打,我们这些同学也知道他的性情,所以也不会主动的去惹他。
一旦上课后,他马上进入状态,精神无比集中,所以,学习效率非常高。他还喜欢篮球,每次体育课,他都玩得很尽兴,组织、传球、抢篮板、投篮,没有哪一项不是他在行的,所以,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都喜欢和他一起组队,每次都能玩得很尽兴。但是,一旦进入到学习的时候,就能看到他咬着笔在那里思考,他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玩的时候比谁都玩得疯,但是一旦进入学习状态,他比谁都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