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金融圈|独家解读!新出网络贷款、金控人事政策,招招要害,影响如何?( 三 )


21金融圈|独家解读!新出网络贷款、金控人事政策,招招要害,影响如何?
本文插图
其表示 , 对于蚂蚁集团 , 监管者需要思考和明确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是否应当尽快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 从机制上隔离实业与金融板块;除了将集团内的持牌金融机构(网商银行、天弘基金、众安保险、信美人寿、蚂蚁保保险代理等)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框架 , 是否还应将所有类金融机构和业务 , 如支付宝、小贷公司以及由其交叉融合形成的类信用卡产品(花呗、借呗) , 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框架;另外 , 是否还应按照归并同类业务原则 , 对同类(如业务实质为信贷)的持牌金融和类金融机构/业务进行整合 , 如将花呗、借呗等类信用卡业务并入网商银行 , 防止利用金融与类金融机构的规则差异进行监管套利;分析判断“相互宝”网络互助的业务本质 , 若实质为商业保险 , 是否应并入集团内的持牌保险机构等 。
21金融圈|独家解读!新出网络贷款、金控人事政策,招招要害,影响如何?
本文插图
11月2日 , 《金融时报》更是刊文称 , 大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更易触发系统性风险 。
21金融圈|独家解读!新出网络贷款、金控人事政策,招招要害,影响如何?
本文插图
其表示 , 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的本质特征 , 金融业传统上面临的风险 , 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和币种错配风险 , 以及一些总量和结构性问题都继续存在 , 短期内也看不出有实质性改变 。 但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 。
一是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 大型互联网企业可大量“烧钱” , 从抢流量、抢客户入手占领市场 , 利用直接补贴或交叉补贴 , 先使自己成为“赢者” , 再兼并其他竞争者 , 造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
二是产品和业务边界模糊 。 若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开展金融业务 , 但却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 , 不仅是逃避监管 , 更容易无序扩张 , 造成风险隐患 , 不利于公平竞争 , 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 。 不仅如此 , 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 , 其持有的一些金融机构从个体看其业务范围、地域限制等都有明确规定 , 但往往凭借技术和网络平台模糊其边界 , 突破地域和业务范围限制 。 例如 , 有大型互联网企业旗下的小贷公司不仅从事网络信贷甚至信用卡业务 , 还突破地域限制 , 通过支付平台将客户拓展到全国 。
三是信息技术可控性、稳定性风险 。 大型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 , 以平台模式为大量长尾用户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 涉及对公众资金的快速大范围转移、隐蔽性聚合和不透明管理 。 尤其是 , 大数据模型尚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善、稳健性较差等问题 , 一旦发生失误 , 触发金融风险 , 或进一步增加风险处置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