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自动驾驶 芯片 CPU 产业 GPU 中国芯 壁仞科技 算力 张文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木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双十一疯狂内卷的尽头是什么?
自从直播电商再度引爆双十一的火热之后,双十一的战线就被不断拉长。从以往的只有一天,到预售入场,再到现在的从10月20日就启动近一个月的战役时长,双十一正在无奈地走向膨胀。
以今年10月20日的当天预售为例,李佳琦和薇娅只花了12个小时就实现了近200亿的预售销售额,秒杀了一众上市公司一年的总销量。
【 铜板|谁能赚到双十一的最后一个铜板?】昨夜的11月1日付尾款,整个热搜也都被打工人们的疯狂购物而占领。
在商言商,最让人疯狂的自然是数字的狂飙。
而表面的疯狂之下,几乎所有人都已预见双十一的黄昏将至。 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天猫将统计时间从11号延长至1号到11号,才总算保住了数据的继续增长,但也等于自曝其短,用行动证明了双十一的江河日下。
但双十一早已不仅仅是一场促销活动,它是中国电商最大的营销符号,不仅关乎里子,更在于面子,无论对于平台亦或品牌,在双十一打榜刷数据,都已成为一种秀肌肉的实力象征。换句话说,除非这辆战场真的停下,否则所有人都不得不投入这场大战之中。
大战越激烈,越像在争夺最后一个铜板。
难赚的最后一个铜板显然,即便使出吃奶的劲,这场双十一注定是一场苦战。
首当其冲的便是消费端口的麻木。
双十一最大的冲击,便是其“稀缺感”被彻底袪魅。 直播电商的兴起,品牌自身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季,在推广营销和刷数据的同时,也一并摧毁了原本坚固的价格体系,直接的后果是,消费者已经不愿再购买原价的商品了,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价,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在不同平台都有不同价格。
这种信任失守不仅是对品牌,还有对平台。 原本干干净净直接打个五折,后来给我搞一堆复杂到把数学专业的人都能绕晕的优惠券和规则,无非就是想引导我拉人头、多消费和再复购,从原本捡便宜的心态瞬间转变为被割韭菜的心情。
以往,大家集体在双十一狂欢,消费者剁手吃土都感觉买到即赚到,品牌趁机薄利多销又赚了流量口碑,平台抽税,物流暴走,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知不觉间,这种默契与平衡被完全打破,旧的契约被撕毁,而新的纳什均衡还未建立。
文章插图
网友吐槽今年双十一规则太烧脑
双十一算什么,说不定还没平时的直播间便宜呢?这句话除了表达了消费者的心声外,也暴露出了品牌的尴尬处境,这也是双十一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品牌还能赔本赚多少吆喝?
平时在直播间,品牌已经在亏本10%卖东西,到双十一依然要走直播渠道,你为了表达对消费者的诚意,不还得进一步放血?李佳琦和薇娅那近200亿的预售销售额背后,是多少品牌含泪脱下底裤的无奈?如果双十一变成了品牌的大亏损日,当里子失去太多,它们还有多大意愿去支撑那个面子?
最后,又碰上了一些不可控的外力因素影响,比如疫情影响、原材料普遍涨价、能耗双控、限电等一系列因素,直接冲击了下游的工厂,别说品牌进货成本攀升了,就算有钱都买不到货,供应链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双十一的销售情况。
消费端、品牌端、供应链端三大端口几乎同时存在问题,更是为今年双十一蒙上了一层灰色 ,这最后一个铜板,要挣起来势必会十分艰难。
电商零售的范式转移相比挣这最后一个铜板,更难的地方在于,以后怎么玩?
双十一各平台和品牌疯狂内卷,这种涸泽而渔终究只是短期的无奈之举,最大的命题依然在于电商零售逻辑的范式转换,这种转换主要分为流量的转移和消费逻辑的变迁。
首先是关于流量的转移。
直播电商的崛起是所有人肉眼可见的,这意味着流量正在聚拢在人格化的IP身上,按理来说,无论流量流到哪里,对品牌而言无非就是换个地方买流量就行,但麻烦的地方就在于,流量与流量之间是不一样的。
某种意义上而言,主播既是内容IP又是营销渠道,是一个寄生在大平台里的小人格化平台,而且它还能横跨多个平台而存在,它也具备双边的网络效应,也会迅速走向马太和垄断,所以李佳琦和薇娅等头部主播可以呼风唤雨。
稿源:(创业邦)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029415392021.html
标题:铜板|谁能赚到双十一的最后一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