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孩子长大都不爱去姥姥家,和奶奶倒是越走越亲,原因妈妈要知道
在中国式家庭中,有很多小朋友是由姥姥带大的。按理说他们应该和姥姥的情感更加亲密,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长大后反倒成了“小白眼狼”,他们与姥姥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连姥姥家都不爱去了。更有甚者,被姥姥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最后居然跟奶奶越走越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改变呢?其中的原因宝妈们最应该有所了解。
文章插图
男孩被姥姥一手带大,谁知长大后连去姥姥家都要妈妈好言相劝,宝妈:这事我有责任
小亮自从断奶后就一直由姥姥帮忙带,小亮妈妈工作忙,所以他小时候的吃喝拉撒都是由姥姥一手照顾的。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如今上了初中的小亮却开始与姥姥疏远了,甚至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也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想去姥姥家!
相反的,相较于对去姥姥家的反感,小亮非常喜欢去爷爷奶奶家,每次和爸爸一起去的时候,小亮都非常开心!对于儿子的这种反转,小亮妈妈不明所以,她每次询问儿子原因的时候,小亮又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文章插图
为了不让姥姥伤心,小亮妈妈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卖力地动员小亮一番,甚至还得使用一些威逼利诱的小手段。一次小亮妈妈实在是对儿子的态度忍无可忍,于是大骂儿子没良心!
看到妈妈真的生气了,小亮这才犹犹豫豫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姥姥分明更疼爱她自己的孙子,我去了也是外人!”原来小亮的姥姥和儿子一家同住,相比较而言,姥姥和她亲孙子相处的时间更长,所以看起来更加亲昵一些。再加上小亮在长大后与姥姥走动不多,这也难免让他觉得有些生分、不适应。
听了孩子的话后,小亮妈妈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疏忽了。平时忙于工作的她也没有顾上带着孩子多去娘家走动,为此,小亮妈直言这事儿我有责任。
文章插图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和姥姥亲近,长大后反倒更喜欢奶奶了呢?
孩子们心思单纯,姥姥给予他们更多地陪伴,这使得他们自然会和姥姥更加亲昵。但是如果孩子长大后与姥姥的走动少了很多的话,那么他们小时候的记忆很有可能就会被慢慢遗忘,那份与姥姥之间的亲密感也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和奶奶家走动得更加频繁的话,老人对孩子的疼爱会让他们有明显的感知,这自然也使得他们和奶奶更亲近。
文章插图
孩子对待姥姥的态度有所改变,甚至不愿意去姥姥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姥姥家那边亲戚的影响。尤其是很多亲戚愿意拿孩子们作比较,这自然也就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另外也有一些亲戚会向孩子传递一种老人更疼爱自己孙子的观念,这也难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姥姥家的外人,进而出现一种陌生感。
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便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此时的他们不再需要姥姥照顾自己的吃喝拉撒,他们更需要获得姥姥的理解和爱抚。如果姥姥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仍然表现得过于强势,习惯于对孩子说教的话,那么这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对姥姥的态度。
文章插图
当孩子对姥姥产生一些生疏感时,宝妈们应该如何引导?
显然,如果孩子和姥姥的关系不再亲密,宝妈作为两代人亲情的联结纽带一定要对此尽早察觉,并且给予恰当的干预。宝妈们有必要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味地责怪孩子是白眼狼的话,这反倒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逆反,与姥姥的关系更加生疏。
在日常生活中,宝妈也应该多注意孩子与姥姥之间情感关系的维护,同时也应该尽量多地带孩子回娘家走动。这样孩子与老人接触的多了,才不会觉得有不适应感。即便他们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的亲密,但是在长大后的融洽相处中,他们与老人也很容易拉近距离。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和老人之间存在一些误解或者是误会,宝妈们也应该主动地当起说客,积极地从中做出调解。显然,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是不可置否的,不过是在表达方式上,可能不被孩子完全接受,所以宝妈们有必要让孩子明白老人的真心。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下腹部|女童腹痛难耐,家长却骂她多事,送医途中离世,得知原因家长痛哭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