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电影编剧)/(词曲作者)不出名,(演员)/(歌手)出名
谢谢邀请。歌手/演员都是作品最后的呈现者,换言之,观众或消费者最终看到的是他们的脸,听到的是他们的声音。而编剧或者词曲作者以及其他创作人员,虽然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但在最后的呈现阶段是很少和观众或消费者有直接交流的。
■网友的回复
出名的,只是普通观众不熟悉。相对而言,歌手这样的是台前,是直接进入观众视线的,是歌曲的终端输出。而编剧、作曲等等属于幕后,观众不一定熟悉,但出色者基本都是在圈内赫赫有名的大腕儿
■网友的回复
台前幕后的差别就是台前是商品,幕后是制作者。演员、歌手本身就是歌曲和影视的载体,他们共同被推出市场,上架,任凭观众消费者购买。制作者是不会出来吆喝的,他们不是商品。当然有些制作者因为制作的太良好,变成的品牌,成为商品的一部分,可以被消费,那么他就会一同被放到市场上,被观众看到。比如作词的方文山,或者芦苇这样的编剧。比如某记的包子,某某的剪刀,以及某设计师名下的服装,也是同理。
■网友的回复
最简单的道理,谁离你最近,你更容易记住谁。演员和歌手就是距离你最近的人,而且演出机构会想尽办法包装宣传使你记住。
但其实谁更出名也并不一定的,戏曲中有句话叫“人保戏,戏保人”,意思是演员演得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剧本的缺陷,剧本写得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演员的表演缺陷。这就是说其实二者也是辩证的关系。
你之所以问这个问题,也是说明你关注了作词、作曲,这个时候,可能你就会关注谁唱了他写的歌。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当红歌手要求林夕写歌的原因。有实力的人都会得到认可,只是各自影响领域不一样,不可能所有人在所有领域都出名。
■网友的回复
说白了,娱乐也是需要载体的,当最有效的载体是纸张时,娱乐业是文人时代。当娱乐通过影音设备,艺人通过交通设备传播时,娱乐业进入了艺人时代。想当年,没有火车飞机,没有留声机摄像机。那时候,演员歌手几乎没有名气。而创作者名满天下。(如宋词,莎士比亚的剧作,作曲如贝多芬,XX特等)。因为那时候最强大的传播媒介就是纸。词曲等写在纸上,排版印刷,四海扬名。反观,当时(如明朝)的歌手、话剧演员,演奏者等,只能在很小的地域(交通不便),很小的舞台上(没有扩音器啥的)演出,有几个本地的大官人(西门等)捧着就不错(过去的娱乐业很难普及到全民,主要是为中产以上服务的),能红透一个省(其实就是省城扬名)你就偷着乐吧。要是从苏杭去北京开演唱会,或许效果还行,但等你回来,原来疼你的大官人们早就喜欢上新角儿了(时间太久,大官人们等不及你回来,就去看别人了)。所以说,当时在纸上竞争的文人骚客们,是站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舞台上的主流竞争力,PK留下来的是大师,流传千古(例如作品被反复印刷),差的被淘汰,作品用于糊窗户。而在某地区舞台上竞争的艺人们,没有办法把经典的演绎留下来 (也许有人给画张画,但那顶啥用啊),还多被当地的大官人们(穷人没啥娱乐,或者说娱乐设施没有普及到全民)把持着,所以有“戏子”的称谓,地位相对低下。现如今,最具有渗透性的传播媒介是影音设备,早就不是纸张了(新华书店PK央视,开玩笑啊)。演员、歌手借此东风大行其道。他们也可以站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舞台上PK了,观众也不再是挤在茶馆酒肆里的几个人,而是拥有影音设备的千家万户。舞台更大了,也更便捷,更吸引人了 (闲余时间读书的人绝对比看电视玩电脑的少啊)。主流竞争力的改变使得歌手,演员扬名,随着纸张PK影音的失败,词曲作者和编剧的美名也逐渐限制于业内。
- 与日本文学相比,为啥在中国几乎不能看到韩国文学的书籍
- 为啥侦探推理小说在英美、日本大众文学中很流行,在中国却不是优势类别
- 为啥没有一人一票的萌战?
- 国风动画电影比起日漫有没有足够优秀的地方
- 为啥现代人写字时老是不分清“的、地、得”?
-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高考的注意事项及建议
- 为啥继《纯黑的噩梦》后,国内柯南剧场版再无消息
- 为啥爱奇艺海贼王更新当日是720p,过几日多了1080p选项
- 为啥西方就做不出像宫崎骏的作品
- 为啥国外改编电影较国内更通俗受欢迎也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