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女巫审判的根源:“强者价值观”对弱者的肆意欺凌( 二 )
“女巫”的两种来源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清教徒社区,公共权力分别由治安官、法官和神职人员掌握,他们制定了前美国社会的规则。因为在殖民地,不仅要面临未开发的自然环境,还要提防食肉动物和心怀鬼胎的入侵者,因此,力量和勇气是人们推崇的,任何弱小或者无力自保的人,都会成为集体的拖累,即便弱者是自己的同胞,甚至朋友亲人,也会被大众所鄙夷。
文章插图
新英格兰社会
在殖民者社区,最弱者无疑就是女性,她们每时每刻都背负着“弱者”的标签,受到别人的监督,一旦她们企图突破自己被“规定“的角色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对于一些看上去不够“勇敢”的男人来说,如果拥有太多财富,就会被怀疑为非法所得;如果财富太少,则会被认为能力不足。对于女性来说,她拥有太多的孩子,可能表示与“魔鬼”达成协议;而孩子太少,也会被认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罪恶动机。
通过分析新英格兰涌现出的众多女巫审判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
第一、当事人软弱无助,殖民社区厌恶这种“弱者”,于是群众对其肆意欺凌,靠着“猜测”和“臆想”给其定一个“女巫”的罪名。
比如“塞勒姆女巫审判”中的受害者提图芭(Tituba),作为印第安裔女奴,她无疑是殖民社区中的最底层,所以当社区中的孩子“不正常”时,她第一个被怀疑是罪魁祸首,由于孤立无援,最终被判处极刑。
文章插图
提图芭(Tituba)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哈德利,一名叫玛丽·韦伯斯特(Mary Webster)的女人结婚后没有孩子,并依靠社区的慈善机构接济。玛丽性格并不“恭顺”,没有对“施舍”表达足够的感激,因此,她被认为是忘恩负义的人。1683年,时年60岁的玛丽开始寡居,无依无靠的她成了邻居的眼中钉,周围人纷纷指责她从事巫术活动,声称她与“魔鬼”一起破坏牲畜的健康。虽然处理此桩“巫术案件”的波士顿法院宣布她无罪,但玛丽还是遭到了民间的指责,恰逢一位曾指控她巫术罪的邻居突然暴毙,其他居民更加怀疑玛丽是一名女巫,然而法庭的裁判无法更改,当地居民只能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孑然一身的玛丽,痛骂她是个老巫婆。
第二、当事人没有顺从“风俗”,没有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恭顺社会角色,她看上去像一个异类,于是发起对她的“女巫”控告。
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的玛丽·帕森斯(Mary Parsons),她与韦伯斯特相反,她并不孤僻,而是镇上最富有的人的妻子,也是九个健康孩子的母亲,但邻居们发现帕森斯是一个霸气的女人,说话总是富有主见且慷慨激昂。帕森斯的表现并不像唯唯诺诺的清教徒家庭中的女性,而更像是现代女性,于是在1674年,她被看不惯其作风的邻居控告是个“女巫”。帕森斯最终被无罪释放,但持续不断的“巫术”谣言迫使她们一家只能离开故乡,前往波士顿定居。
- 抗日期间的日本间谍:乔装成中国人模样,还有女间谍被审判
- 古代的女囚在牢内会受到怎样的羞辱,为何她们宁死也不接受审判?
- 从审判到处刑,嘉庆杀和珅只用10天,问起原因,嘉庆只说了18个字
- 溥仪最“男人”的8天,将审判席坐出龙椅的感觉,和日本天皇对骂
- 溥仪|溥仪让东京审判全场爆笑,日本万分尴尬,只因这句话!
- 溥仪|溥仪最爷们的8天,硬是把审判席坐出龙椅的气势,拍桌子怒怼日本天皇!
- 溥仪最爷们的8天,愣是将审判席坐出龙椅气势,拍桌子怒怼日本天皇!
- 溥仪|溥仪最爷们的8天,愣是将审判席坐出龙椅气势,拍桌子怒怼日本天皇!
- 末代皇帝溥仪,东京审判席坐出龙椅的气质,气得日本天皇说脏话!
- 蒙古|川岛芳子老照片,21岁嫁给蒙古王公,审判场上穿着棉袄姿色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