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光知道科举很重要,但你知道有多重要吗甚至关乎王朝的生死( 二 )



九品中正|光知道科举很重要,但你知道有多重要吗甚至关乎王朝的生死
文章插图
唐朝科举有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秀才等多个科目,分别量才录用。具体操作采取投牒自进(自由报考)、程文去留(优劣取舍)、自下而上逐级淘汰的筛选办法。唐朝科举尽可能去掉束缚,基本一考定终生。它的优点也很突出。首先就是技术层面的公开、透明,科举考试向最广大的人群敞开大门。虽然朝廷禁止一些群体应试,比如娼妓、优伶、皂隶、乞丐、大逆不道的罪臣之后。考虑到这些人群在总人口中比例很小,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有应试当官的资格。与之前的所有选官制度相比,这就是极大的进步。科举考试标准较统一,程序较规范,相对公开透明,这又保障了公平。可以说,从技术层面而言,科举是古代社会产生的最公平的制度。科举还扩大了政治参与,提高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这也是科举制的精髓,也是它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凡是参加科举取士的人群,也就默认了现有体制的合法性,自动成了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科举扩大了政治参与。一边是危险重重的造反,一边是出将入相的可能,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参加科举考试。如果社会分层固化,那么这个社会就僵化了,如何让社会阶层流动起来,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就是统治者应思考的。王侯将相的子孙不一定世袭荣华富贵,最底层的人也能通过努力奋斗,跃升到社会上层。科举就做到了这一点。据统计,宋朝进士有一半以上是普通人家出身,明朝进士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普通人家出身,清朝进士也还有一半以上是普通的汉族人家出身。雍正年间的探花沈文镐,还是佃农出身。因为科举的存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就不是固化的。理论上,任何人只要肯努力读书,就有改变命运的希望,这与我们现代高考的理念是一样的。

九品中正|光知道科举很重要,但你知道有多重要吗甚至关乎王朝的生死
文章插图
科举还是维系主流价值观的纽带,是塑造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隋唐时,科举考试并不固定,而且科目繁多,每次考试录取的进士不多,常科录取三十人左右,有时只有十多人。而且当时还有其他入仕当官的途径,比如恩荫入仕、从征辟演变而来的入幕当官等。即便如此,也已经让隋唐士人振奋不已了。宋代初年,取进士仍然每岁多不过三十人,直到宋太宗时才将名额增加至一百多人。科举科目也收窄,注重进士科,考期固定,考试制度规范、稳定下来。发展到明清,科举考试已经高度成熟,成为传统社会的有机组成。一方面,儒家思想作为科举考试的考题来源,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另一方面,读书人通过科举制度,成为沟通百姓与官府的桥梁与纽带,一脚踏进官场、一脚留在了乡间。他们熟悉官场制度,深得官府的倚重;又熟悉地方实际,得到了百姓宗族的拥护。双方重视读书人的理由,就是科举,科举帮他们搭建了沟通官民的桥梁。读书人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乡绅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思想观念的深度,科举制度维护了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塑造了乡绅势力。隋唐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员并非官员队伍的主流,更没有在政坛占据重要位置。宋朝以后重文抑武风气渐盛,加上科举渠道大开,科举出身官员迅速崛起。明清时期更是得到政治倾斜,科举之士盈朝,占据高官显位。首先,很多官职由科举垄断。吏部、礼部官员必须是科甲出身;翰林院、国子监、都察院、六科的官员必须是科甲出身,其他一些部门也倾向任用科甲官员,比如大理寺的理问、行人司的行人等。这些官职都比较清要、带有文教色彩,或者带有监察司法色彩。人们潜意识里觉得科甲出身的官员,能力和品行都比较好,应该出任这些职务。科举考试的考官,自然也必须是科甲出身。清代的和珅想当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直不能如愿,就因为他不是科甲出身。这样一来,科甲出身的官员仕途晋升的前景就比其他人广阔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