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此战明明柴荣打赢了,为何得益最多的是赵匡胤( 二 )


刘崇|此战明明柴荣打赢了,为何得益最多的是赵匡胤
文章插图
很快,局势陡转。后周军队反败为胜。北汉军群龙无首顿时树倒猢狲散,遂致一败涂地。刘崇“自举赤帜以收兵,不能止”,只好率百余骑由雕窠岭遁归。就在后周与北汉军杀得难解难分时,契丹杨衮却按兵不动。原来,刘崇见后周右军轻易被击溃,于是语出不逊,认为只凭北汉军就可以杀的后周片甲不归。杨衮听了腹诽不已,于是只是作壁上观,没有出手帮助刘崇。等到战局明朗,干脆率军全师而还,高平之战,万余骑契丹兵竟然成了打酱油的。
刘崇|此战明明柴荣打赢了,为何得益最多的是赵匡胤
文章插图
侥幸获利胜利的柴荣,战后立即着手整顿禁军队伍,将率先逃离战场的樊爱能、何徽兵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以及不战而降的一千多步兵尽行诛杀。高平一战柴荣奠定了绝对权威,但他对战争中禁军暴露出的腐败问题有了深刻认识,决心建立一支新的禁军,而重组禁军的重任就交给了在此战中脱颖而出的中级将领赵匡胤。赵匡胤受命负责后周禁军的选拔工作, 这是他在军中立足发展的关键。赵匡胤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在殿前司系统中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借机组成了以自己为首的“义社十兄弟”集团。这些人与赵匡胤关系密切, 也是后来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的骨干中坚。
刘崇|此战明明柴荣打赢了,为何得益最多的是赵匡胤
文章插图
高平之战,是唐末五代到北宋、由乱到治的分水岭,柴荣虽然是战胜方,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后来居上的赵匡胤。也可以说,高平之战是赵匡胤北宋奠基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