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兵书和群英荟萃的兵家( 三 )


二、战争规律观。
古代兵家强调:
“战道必胜”、知道”者胜、“治众有数,胜敌有理”。
要求知彼知己,全面地认识敌我双方,“先谋而后战”以智使力,运用谋略取胜;强调主观认识与战争实践的统一。在战争实践中认识战争,按战争规律指导战争;在承认“以形相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兵势的变化,因敌制胜,不断改变计谋,做到算无遗策,随机应变。

古代|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兵书和群英荟萃的兵家
文章插图
三、作战指导观。
作战指导问题亦即战略战术问题,这是历代兵家论述最多的部分。
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具体论述了兵家的诡道谋略,提出了许多争取胜利的奇谋巧计,鲜明地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他们用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认识和指导战争,提出了诸如攻守、进退、奇正、虚实、众寡、强弱等辩证范畴,制定了一系列作战原则。主张因形任势,因机立胜,刚柔兼施,避实击虚,以聚攻散.争取主动。强调协同一致,发挥整体威力;提出了以弱胜强,强弱转化的谋略;采取多种手段,文伐与武伐并用的全胜战略。
四、建军治军观。
古代兵家治军的基本思想是兵贵精而不贵多,以治为胜。
治军与对敌作战不同,讲的是内部管理问题,不能以诡道作为思想基础,因而十分强调爱威并用,宽严结合赏罚分明。并且主张以仁义为本,严格管理,明耻教战,练胆练艺,激励士气,使上下同心。对将帅也提出了智、信、仁、勇、严等较全面的要求,把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看作选将的标准。
五、军事后勤观。
古代兵家对后勤保障也作了有价值的论述。认为: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因此,应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具体措施上,提出了“因粮于敌”,以战养战,屯田戍边等方法。此外,对军事交通、军械、军医、马政等诸多问题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

古代|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兵书和群英荟萃的兵家
文章插图
史书记载的历代著名军事家有296人。不过,主要是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选录的,如春秋时期的白起,战国时的廉颇、秦朝的蒙恬汉朝的李广、卫青,唐朝的程知节、薛仁贵。宋朝的杨业,元朝的拔都,明朝的史可法。这些人都是指挥作战的将帅,有的人并无军事著作。历代著名兵书作者并非都是将帅,而是文人学土。有的人则可称为军事教育家,对兵书的整理、注释和教育宣传作出了贡献。文人诙兵将帅习文,本来就是中国军事文化的特色之一。在历代军事文化的发展中,各种类型的兵家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总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东方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被人们看作东方文明的代表。丰富的中国的文化传统包含着军事文化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宝库中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