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狄仁杰看到事情的弊端,向武则天陈诉建议,武则天最终放弃斩刑

狄仁杰看到事情的弊端,向武则天陈诉建议,武则天最终放弃斩刑!狄仁杰在中国历史上,有“狄青天”的称呼,他为官清廉,而且不畏权势,最难能可贵的是敢犯颜直谏,并且精于断案。唐代的武则天实际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因为她经历了艰苦复杂的努力后,夺取了帝位,所以,武则天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的稳固,她就实行了任酷吏,施酷刑的制度。
狄仁杰|狄仁杰看到事情的弊端,向武则天陈诉建议,武则天最终放弃斩刑
文章插图
但是狄仁杰却凭自己的睿智,既能多次犯颜直谏,却也保持了刚而不折的品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狄仁杰当时任文昌右丞,出京城任豫州刺史。当时,武则天临朝称职,这样就引起了越往李贞与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以及李元嘉的儿子李撰、李元轨之子李绪、李贞之子李冲的不满,于是,他们就密谋,他们心中有一个目标,就是扶植李唐王朝,扫除武则天。到了约定的时间,李贞首先起兵,然而,众王却临阵脱逃,各怀鬼胎,没有及时应约,只有李冲起兵响应。可谓上阵父子兵。武则天一看大事不妙,立即派遣宰相张光辅率领30万大军,前去应战。
狄仁杰|狄仁杰看到事情的弊端,向武则天陈诉建议,武则天最终放弃斩刑
文章插图
由于势单力薄,经过了20多天的激战,李贞兵败,李贞感觉无颜存活于世,便服毒自尽了。李贞之子李冲及其全部的家属,全部被杀,没哟一个人幸免。除了这些还不够,李贞兵败之后,受牵连被治罪达到了六七百人,被籍没入宫者达到了5000余口,朝廷委派的司刑使逼促行刑,而且是势在必行。当狄仁杰看到这一幕,心中油然而生同情之心。他很同情这些人,狄仁杰认为这些人是胁从犯罪,应该是暂缓处置的。但是,现在摆在狄仁杰面前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就是如何向武则天陈述自己的意见。狄仁杰思忖了半天,感觉自己的主意已经成熟,便果断地秘密上表章向武则天申奏道:“我想公开申奏,却不敢,派被认为是替叛逆的人的申辩,抵触了圣意;但转念一想,如果知而不言,又恐怕违背了陛下存恤臣民的意旨。这些人造反,实际上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属于胁从犯罪的,我恳请陛下斟酌再三,同情他们的无奈的失误。”
狄仁杰|狄仁杰看到事情的弊端,向武则天陈诉建议,武则天最终放弃斩刑
文章插图
其实狄仁杰即使上了自己的奏章,他心中也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当武则天看到了狄仁杰的密表以后,感觉狄仁杰陈述的道理合情合理,竟然同意了,特别降旨,从轻处治这批人,并且免去了他们的斩刑,而将他们流放到了丰州。当这批随着李贞造反的囚犯被押到了宁州(今甘肃省宁县),驻下来的时候,宁州的父老迎接他们时说:“是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啊!”这些囚犯无不感动热泪纵横,他们不约而同地互相挟持着在狄仁杰的功德碑下哭拜,吃斋戒酒三日后,才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