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洋军阀混战,日本为何不趁机进攻中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先看看中日历史交战记录唐高宗时期,中日两国发生了第一次国家层面的交战——白江口之战,以日军全部战船被焚、上千兵士沉尸海底的惨败告终;明万历年间,狂妄的丰田秀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但依然强悍的明朝军队再次让日本接受了一次战场教育。行至清朝,经过“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逐渐强大起来,再次打起古老中国的主意。
文章插图
清光绪二十年,朝鲜再次成为日本进攻中国的跳板,一场注定改变近代中国历史,改变中日两国角色、地位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辛丑条约》的签订直到现在依然是国人挥之不去的巨大耻辱,更重要的是,此战带给日本的巨大利益让其迅速跻身于列强行列,为37年以后的侵华战争打下了基础。
文章插图
可在资本主义道路上顺风顺水、国力强盛的日本,敢在晚清时期发动甲午战争,敢在民国时期发动侵华战争,为何偏偏在晚清和民国之间的北洋时期,未对中国下手呢?此弹丸小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文章插图
1916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袁世凯,在全国上下的声讨中忧愤成疾,不治而亡,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正式拉开。就整个国家而言,这一时期几乎整体处于分散状态,北洋政府名存实亡,基本等于摆设;各地军阀之间的混战,就好像见面打招呼一样的随便;用一盘散沙来形容这一时期的中国,一点也不为过。可就算如此,始终对中国虎视眈眈,亡我之心不死的日本,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始终静默,就算在东北搞点小动作也得看着张作霖的脸色,适可而止。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日本在北洋时期不进攻中国,并不是放弃了一直以来的念头,而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实在是不敢。
文章插图
1、北洋虽乱,但军队强悍后世对袁世凯虽然多有诟病,但其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巨大贡献,绝对不容忽视。从“小站练兵”到中国第一支新军的建立,北洋时期的军队无论是军队素质、军事思想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超晚清武装力量。袁世凯病逝后,不再有国家武装力量的说法,而是大大小小的军阀各自拥有,明显带有私人武装的军队。其中奉系、直系、皖系军阀这三支武装势力,单拉出来哪一支都够日本军队喝一壶的。老帅张作霖在世时,日军为何不敢进攻东三省?直到现在仍有人坚定认为:如果不是蒋介石瞎指挥、张学良主动放弃,仅30万奉军就能把日军拖回到战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北洋时期的各地军阀加起来有120万,而且这些军队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分布,足可以才形成层层阻击、梯次歼灭的有效御敌形式。如此背景下,日军想要进攻中国,还真得掂量掂量。2、北洋大佬,个个都不好惹除了具备绝对优势的武装力量,掌握这些军队的北洋大佬们,也都是堪称一代枭雄的牛逼人物,个个不好惹。我们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予以说明:张作霖:虽然被日本视为眼中钉,但却也不得不称其为“压不倒的小个子”。这个曾经对东三省牢固统治的奉系领袖,乃系日军进攻东北的最大障碍。如果皇姑屯不发生爆炸,日本进攻中国的计划很可能会彻底落空。吴佩孚:这位被时人评价为“大有抗节,不愧英雄”的直系军阀首领,在民族气节方面的表现绝对值得国人敬佩。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初心不改,宁死不从。
- 若日本沉没,1.26亿国民何去何从?巴西、澳大利亚是最佳选择
- 老照片 澳大利亚士兵在缅甸 抗击日本法西斯
- 信阳|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 原子弹袭击70多年后,日本广岛被如今是什么样子?
- 作为日本皇室近亲,她却费尽千辛加入中国籍,不准女儿嫁给日本人
- 抗日期间的日本间谍:乔装成中国人模样,还有女间谍被审判
- 武田信玄|武田信玄为何不能统一日本?同期对手都太强,地理位置太差难争霸
- 舰队|沉没124年后被打捞,军舰中发现74颗子弹,北洋水师沉冤得雪
- 侵威前夜,日本海军在威海湾的活动概况(1938)
- 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这场灾难本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