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河南省历史地图》是一张系统反映从先秦时期直至近代以来河南省所辖各县、乡范围内的大型历史地图 。 其大小为88×64cm , 印刷时间为日本"昭和六年"(1931) , 出版者是日本学者大宫权平 , 更有晚清至民国著名政治人物、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为其题字 。
有关大宫权平的生平我们了解的不多 , 只知道他长期活跃在山东青岛一带 , 早在1925年 , 他就出版了《山东省详密图》 , 由于该图准确地表述了山东省济南、东临、济宁、胶东等四道辖县名称及其面积、村庄、人口、田亩、赋税、特别物产和工业等情况 , 已然超出一般地图的标记 , 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事实上是对我国资源加以资源明记 , 以备掠夺之需 。 ”

信阳|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文章图片
▲《河南省历史地图》中的今信阳中心城区一带
大宫权平似乎对中国历史有着特殊的情分 , 除了《河南省历史地图》之外 , 他还于昭和七年(1932)出版了《江苏省及安徽省淮河流域历史地图》 , 昭和八年(1933)出版了《满洲国地理历史地图》 , 以及昭和九年(1934)出版的《山西省绥远省东南部历史地图》和《浙江省及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北部历史地图》等 。
在这几份省份的历史系列地图当中 , 当属《河南省历史地图》出版较早 , 也可以侧面看出作者对于中原文明的向往 。 正如作者在该图的末尾中所描述的 , “东洋文明发达于黄河流域 , 所谓古中原地也 。 苟欲知禹域之文化 , 则要观此地带之变迁 。 “该图很有可能的是作者亲自游历河南数年间所完成 , 正如他谦虚地坦言 , “余游历于此间有年 , 见闻所及 , 名胜古迹 , 随手搜录 , 渐成本图 , 但恨浅学菲才 , 不能悉其详细 , 敢仰大方指教 。 ”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信阳淮滨籍学者刘盼遂(1896~1966)是已知国内最早评论此图的著名学者之一 , 他早在1935年10月出版的《禹贡》半月刊一篇名为《评日本大宫权平著河南省历史地图》中指出 , 该图“内容除详列各处古迹外 , 尤注重于民族特性及动植矿物之分布 。 其优点甚多 , 不必繁陈 。 ”但刘盼遂也同时指出 , “惟此图有大缺点一 , 即印行者为靳惜纸幅起见 , 将图样位置颠横 , 以东居上 , 以西居下 , 以南北居左右 , 实违近代地图学之通例 , 而予读者以无上不便 , 此其段也 。 ”
正如刘盼遂所观察的那样 , 《河南省历史地图》清晰、准确地表述了20世纪30年代河南省境内各县的古今地名、古迹、物产、矿产、道路、河流等 , 可谓详尽 。
古今地名的变迁及现存古迹的罗列在这本地图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 拿信阳来说 , 作者罗列了春秋时期申伯国、刘宋时期司州、后魏的郢州 , 唐时期义阳等信阳的古称 , 并记载了颜真卿四字碑(古申伯国碑)、朝阳塔(申塔)、子贡祠、申伯台(真武台)等历史遗迹 。
有关信阳地区的标注也体现出作者细致的观察 。 比如 , 在彭家湾至洋河一带的地图上标注“一带水田” , 长台关淮河段标注‘’便舟楫” , 信阳至中山铺浉河段标注“舟楫通江苏” , 乌龙集(今淮滨)淮河段标注有“下流通轮船” , 潢川城关一带标注“有水运” , 这反映出当时信阳独特的水运交通优势 , 而柳林铺旁注有“产砂铁” , 光山孙铁铺标注“铁厂” , 则说明当时民间手工业的发达以及矿藏的分布 。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 作者制图的目的究竟是作为历史研究 , 还是打着历史研究的幌子对中原地区的资源进行调查 。

信阳|1931年日本绘制历史地图下的信阳
文章图片
▲《河南省历史地图》罗、息、潢、光、固等县
至于息县城关附近标注“莲鹅多” , 息县张陶集标注“堰水灌田 , 多植稻养鹅” , 固始县和潢川县则直接标注“鹅多” , 则与今天信阳地区水禽饲养的现状互相印证 。 最难能可贵的是 , 作者在光山县白雀园一带标注有“产茶” 。
当然 ,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 作者对于河南省内一些一些地名标注和错误也时有发生 。 事实上 , 早在1935年 , 刘盼遂就发现 , 该图“至各地现况调查 , 亦多有不确之处 。 ”并就进一步关于大宫权平关于“‘乡人习拳术 , 有息县打家之勇号”展开讨论 , 本公众号此前一篇《清代豫南各县的“鄙视链”曝光 , 最底端的是这个县》的文章有详细描述 , 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文章回看 , 这里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