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1756年5月15日 , 英国向法国宣战 , “英法七年战争”就此爆发 。 同年8月 ,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出兵援英 , 这场战争的参与者从英法两国扩大到几乎整个欧洲——交战双方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沙俄、奥地利同盟 。 此外 , 汉诺威与葡萄牙为英普盟友 , 西班牙、萨克森与瑞典则加入了后一阵营 。 战争进行到后期 , 甚至连北美洲的易洛魁联盟都被迫卷入 。
文章图片
▲“七年战争”时的欧洲地图
对于这场范围空前的战争 ,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评价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 ”为此许多人甚至将此战视作“名副其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然而在后世学者看来 , 尽管这次战争对18世纪后期的世界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 但却不能被认定为“世界大战” 。 事实上 , 世界大战是指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 , “七年战争”中除易洛魁联盟和被沙俄拉下水的清朝外 , 其余参战国均为欧洲国家 , 而且易洛魁只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 , 清朝也只是间接参战 , 所以这只能算是一场“洲际战争” 。 准确地说 ,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洲际战争” 。
文章图片
▲易洛魁联盟士兵
【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涉及三大洲却非世界大战,还诞生了半个列强】不过对欧洲各国而言 , 这场大小会战超过30余次的“洲际战争”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 绝不亚于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 , 尤其是最大赢家——英国 。 在“七年战争”之前 ,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 经济和军事实力已有长足发展 , 具备了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 宣战后 , 英国秘密联络普鲁士以牵制法国陆军兵力 , 自己则充分发挥海上优势 , 不断对法国沿海要地和海外殖民地发动突袭 。
战争结束后 , 法国被迫在《巴黎和约》中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 , 还从整个印度撤出 ,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才得以只保留其中5个市镇 。 就这样 , 英国成为当之无愧的殖民地霸主 , “日不落帝国”初具雏形 。 不过有得必有失 , 由于战争耗费过大 , 英国便将其转嫁于北美殖民地 , 结果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 。 “七年战争”结束13年后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
文章图片
▲凡尔赛宫中的路易十四雕像
反观法国 , 《巴黎和约》的签订不仅令其失去了众多海外殖民地 , 而且完全丧失了“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所取得的霸主地位 。 早在路易十五继位后 , 法国国力就日渐衰落 , “七年战争”中因被英国海军切断同其殖民地的联系 , 在各殖民地的战斗都孤立无援 , 而陆战方面又面临着强敌普鲁士的步步紧逼 , 加上沙俄倒戈和奥地利撤兵 , 法国输得一塌糊涂 , 毫无翻盘的可能 。
作为英国的头号盟国 , 普鲁士在这次战争中夺取了大量土地 , 国力及威望空前提高 , 一跃成为欧洲新兴强国 , 国王腓特烈二世也因此获得“军事天才”“大帝”等称号 。 然而由于英国主要兵力都放在海外 , 普鲁士不得不同时面对法、俄、奥三国兵力 , 付出了极大代价 , 战后国内几乎沦为一片废墟 。 虽然腓特烈拼尽全力进行重建 , 但勉强崛起的普鲁士仍距英、法、奥、俄等“老牌强国”存在明显差距 , 只是好于瑞典、西班牙等国 , 因此又被后世称作“半个列强” 。
文章图片
▲腓特烈二世画像
在这场战争中 , 奥地利一直致力于从普鲁士手中收复西里西亚 , 但始终未能如愿 。 同时 , 由于沙俄的倒戈和法国的疲惫不堪 , 奥地利女王玛利亚·特雷西娅不得宣布撤兵 。 而在俄国 , 刚继承王位不久的彼得三世由于临时倒戈 , 在奥、法两国引起一片骂声 , 但却因此大大改善与普鲁士的关系 。 一个月后 , 皇后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 , 罢黜了这位不守信义的前沙皇 , 登基为女皇 , 并伙同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 。
文章图片
总体而言 , “七年战争”是欧洲各国为争夺海外殖民地与区域霸权而引发的战争 。 虽然战争暂时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 , 保证了此后数年的相对稳定 , 但各国心怀鬼胎仍是不争的事实——英国加快了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 , 法国依然视英国为世仇 , 奥普两国矛盾日益尖锐 , 沙俄则趁机向西扩张 。 可以说 , “七年战争”并不是列强争霸的结束 , 所有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
稿源:(宇呈历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49648.html
标题: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涉及三大洲却非世界大战,还诞生了半个列强